为深化党性教育、厚植家国情怀,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党支部联合团支部于8月6日下班后组织支部党员、青年团员近30人,集中观看了历史题材电影《南京照相馆》。此次活动以光影为媒,旨在引导科室职工在沉重历史回望中汲取精神力量,筑牢信仰之基,砥砺仁心仁术。

影片以一间小小照相馆为棱镜,聚焦南京城那段血泪交织的岁月。当影像中一幕幕历史真相穿透荧幕,观影现场笼罩于一片肃穆的寂静。那些凝固于旧相纸上的面孔,无声诉说着民族的深痛创伤与个体在巨大苦难面前的渺小与坚韧。胶片上的每一道刻痕,都是民族记忆无法愈合的伤口,悄然化为每一位观者灵魂深处无声的震颤与警醒。
历史虽已翻页,但精神烛照永恒。青年党员段星在感悟中写道,“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置身在这段沉重的历史中,内心的震撼远非语言可以形容,电影中触目惊心的画面和数字,不仅是对同胞生命的无情剥夺,更是对人类健康权和生存权的全面否定,这让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基本前提”。河南籍党员何瑞欣说道,当荧幕上的影像与小时候母亲讲述的家里老一辈在抗日战争中所遭遇的灾难记忆重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突然就明白了什么叫“寸土寸血”。青年党员路咏凯在观影前轻声叮嘱不足五岁女儿,“如果看到难受画面,可以害怕,但不要哭,不要捂眼睛,现实中先辈们经历比电影更残酷,我们要记住这些”……交流中许许多多的党员和团员纷纷表示要铭记历史,吾辈要自强。影片中平民面对生死浩劫时展现的人性微光,与我们肿瘤科每日见证的生命顽强何其相似!当患者与家属在绝望中彼此支撑、在病痛前守护尊严,那份对生命的执着敬畏,正是我们职业价值最深的源泉。历史悲愤与当下使命在此刻交织—那被战火撕裂的昨日山河,与白衣守护的今日生命长廊,在时空深处完成了精神血脉的无声传承。肿瘤放疗的特殊战场,不仅需要精进医术,更需从历史的苦难中提炼对生命尊严的深刻理解与悲悯情怀,让技术传递温度。
与历史对话,我们读懂苦难与坚韧,与先烈对话,我们更懂珍惜与担当。观影结束后,思想的激荡迅速转化为行动的号角。同志们纷纷表示,将以史为鉴,将影片激发的爱国热忱与职业初心熔铸于日常诊疗,以更强烈的责任担当面对每一位肿瘤患者,以更精湛的技术和更温暖的关怀,抚慰病痛,守护生命的尊严与希望,真正成为患者绝望时刻值得托付的人。
此次联合观影,既是一次深刻的历史记忆唤醒,更是一场直抵灵魂的医德医风淬炼。当历史的悲歌沉寂为背景,肿瘤科室的白色长廊里,每一次精心的诊疗、每一句温暖的抚慰,都是对苦难最庄严的超越与回应。肿瘤放疗党支部与团支部将持续探索此类浸润式教育形式,引导全体人员在铭记历史中升华职业理想,将历史的回响转化为服务人民健康事业的不竭动力,在守护生命的崇高事业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