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某某,女,75岁,主诉:确诊肝硬化10余年,再发下肢水肿半月,10余年前查体发现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6年前出现下肢水肿,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1年前再发双下肢水肿,住院治疗。3月前再次出现双下肢水肿,半月前症状加重,现以“肝硬化失代偿期”收住入院……”8月7日清晨,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一楼会议室,一场围绕“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护理查房正在热烈进行。

本次查房对象为75岁女性患者,因确诊肝硬化10余年,再发下肢水肿半月入院,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乙型)。会前,护理实习生小组分工提前梳理病例,查阅《肝硬化诊疗指南》《肝病护理常规》,重点梳理了腹水管理、并发症预防、营养支持等护理难点,并制作了可视化护理评估表。
查房开始,实习同学将以病例汇报,疾病相关知识,护理措施,健康指导等四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讲解。首先黄奕淼同学汇报了患者入院后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接下来沈红梅同学对肝硬化相关知识展开了详细的讲解,紧接着由姬新玉同学为我们讲解疾病的护理问题及解决方法,最后由张雪琳同学为我们进行总结与指导。

讨论环节,首先由高年资护士韩旭老师指出:各位同学第一次做查房,内容全面 声音洪亮总体表现非常好,但美中不足的是,实验室指标不全,护理问题不全面,病例不熟悉等主要问题,如果稍加修改 会呈现出更好的结果。总带教老师许娟老师指出:各位同学表现非常棒,但是缺乏总结,针对疾病本身要有重点的讲,护理问题要针对患者本人,因患者自身而提出,并非一味套用模板,将临床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护理要点。希望在各位老师的指点下,各位实习同学下一次可以做出更加优秀的护理查房,成为更优秀的护理人。

半个小时的查房结束时,大家收获满满,腹水护理要“量出为入”、营养支持需“优质蛋白+限钠”、人文关怀要“落实到每句沟通”……这场查房不仅让我我们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护理有了更系统的认知,更深刻体会到:护理工作是“科学”与“温度”的结合——既要精准执行每一项操作,更要用心读懂患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