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疗创新 > 正文

医疗创新

骨科开展全国首例复合式冷热消融技术治疗脊柱转移瘤

发布时间:2023-05-04   文章来源:宣传部    作者:王美英   责任编辑:张潇丹   (点击:)

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骨科骨肿瘤外科韩学哲教授团队在O-arm导航辅助下在国内率先采用微创技术-复合式冷热消融术为一名恶性肿瘤骶椎转移患者解除了病痛,遏制了肿瘤的发展。该技术是骨肿瘤外科团队在前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脊柱转移瘤的特点进行的又一次大胆尝试和创新。

患者为67岁女性,3年前确诊为肾透明细胞癌,6月前出现左侧腰骶部反复疼痛,站立及行走困难,疼痛剧烈,夜不能寐,需要每天口服止痛药止痛。经过放化疗后,症状没有明显缓解。为求进一步治疗,患者家属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交大一附院骨科韩学哲教授。接诊后,骨科韩学哲、边卫国教授对患者进行详细查体和阅片,考虑系肾癌骶椎转移所致。因患者症状持续时间长,且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大,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决定行手术治疗,但考虑患者年龄偏大,且属于癌症晚期,传统的手术方式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恢复慢,并发症较多。经皮穿刺复合式冷热消融术属于“针孔式”切口,创伤小。术中可以迅速将肿瘤组织冷却至-196℃,在肿瘤细胞内形成冰晶,导致组织内肿瘤细胞脱水破裂,并破环肿瘤内的小血管致缺血、缺氧,随即复温至80℃可以进一步杀灭肿瘤,同时可以减少出血、防止癌细胞种植转移,同时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但是,骶椎毗邻骶神经根,肿瘤消融的同时可能损伤到神经根,导致下肢无力及大小便障碍。骶椎形态复杂且不规则,常规的C-arm透视效果不理想。经过韩学哲、边卫国教授团队成员反复交流沟通,决定在O-arm导航实时引导下实现精准、靶向消融,术中神经电生理全程监测下避免神经根损伤。

手术当日,在麻醉手术部的大力配合下,团队利用O-arm实时导航、精准定位病灶和神经根位置,避开关键神经、血管,建立操作通道。先将消融针温度降至-196℃,持续数分钟,随即快速将温度升至80℃进行热消融。通过这种“冷热交替”、“水火交融”的方式,达到杀灭局部肿瘤细胞、减轻疼痛、激发全身肿瘤免疫的目的。整个手术过程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未见异常改变,术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缓解,下肢的肌力和皮肤感觉没有异常变化。

复合式冷热消融技术已在国内被应用于肝癌、肺癌及恶性软组织肿瘤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此次,复合式冷热消融技术成功在骶椎转移瘤的使用,打破了该技术在脊柱肿瘤应用的限制,为脊柱肿瘤患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更多元、更优质的医疗技术,更好地服务于骨肿瘤患者。


术前MRI时骶骨占位性病变,病变累及骶1椎体及左侧椎体附件部分

术中采用O-ARM导航系统精准定位病变部位,避免损伤神经组织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