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对于陆港院区特种外科而言,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攻坚战。这一天,病区收治患者25人,在编制床位仅19张的情况下,实现床位高效周转,顺利完成17台各类肝胆胰手术,用精湛医术与协作精神诠释了国家医学中心的责任担当。
当日的“硬核”手术阵容,不仅是特种外科医疗团队专业素养与协作能力的集中展现,更印证了“医工结合”发展路径的深远价值。3台磁牵引辅助胆囊切除手术,正是依托医院磁外科技术平台的积累,用工程技术精准控制胆道牵引角度,既减少术中创伤,又缩短了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这类高难度手术,团队也凭借术前借助技术平台模拟手术路径、术中精准操作,保障手术安全。
此外,如此高强度的手术量背后,是医护团队的精心筹备与多学科的协同发力。针对床位紧张的情况,科室提前制定床位使用规划,通过周末分批次入院、优化医护排班等措施提升资源利用率。在技术支撑上,深度挖掘磁医学等特种外科技术潜力,将前沿工程技术与临床诊疗需求精准对接,在磁牵引辅助手术等特色领域形成差异化技术优势,为复杂肝胆胰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多学科协作方面,麻醉科、手术部、介入手术室、内镜中心等深度协同,以“术前共商、术中同步、术后衔接” 的联动模式,为17台手术的安全高效开展筑牢支撑体系。

护理团队的脚步始终追着手术节奏跑。术前一日就铺好战场,安排备班护士到岗,逐床核对患者病史、讲解术前注意事项,让人文关怀提前嵌入诊疗流程。手术日严格执行患者身份安全核查交接,紧盯管路管理、给药安全、病情观察、康复宣教四大核心,直到当晚23时10分,最后一位手术患者平稳返回病房,护理团队的工作仍未落幕——夜班护士逐床核查,检查手术部位,为患者绑好腹带、测量生命体征、确认每一袋液体滴速,筑牢安全防线,护士长特意调配“双小夜+双大夜”人力配置,确保每一位术后患者都能得到24小时不间断的安全守护。


患者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指令,每一台手术都是对生命的承诺。从床位资源的精细化调配到多学科团队的无缝协同,从高难度手术的精准实施到微创介入技术的广泛应用,每一项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医工融合理念的深度浸润,离不开特种技术平台的坚实支撑。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医工结合创新领域,不断突破技术瓶颈、优化诊疗模式,以更精湛的医术、更高效的协作、更创新的技术,为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筑牢专科根基,为推动区域乃至全国肝胆胰疾病诊疗水平提升贡献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