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经乳晕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破解患者“瘢痕焦虑” ——交大一附院胸外科以精准微创技术守护“无痕”健康

发布时间:2025-07-04   文章来源:胸外科    作者:张靖 陈鲁平   责任编辑:张潇丹   (点击:)


近年来,随着胸部CT筛查的普及,肺结节检出率逐年升高。对于部分需手术干预的患者,传统胸腔镜手术的切口可能带来外观影响,尤其让女性患者产生“瘢痕焦虑”。针对这一需求,西安交大一附院胸外科团队创新开展“经乳晕胸腔镜下肺结节切除术”,以隐蔽切口、精准操作和快速康复的优势,实现了从“精准治疗”到“美容友好”的技术跨越,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的治疗选择,目前已实施多例,收获了患者的认可与好评。

隐蔽切口+精准切除:微创技术破解“瘢痕焦虑”

传统胸腔镜手术多采用胸壁或腋下切口,术后可能遗留明显瘢痕。交大一附院胸外科团队创新采用“经乳晕入路”,将2~3厘米的手术切口隐藏于乳晕自然褶皱中。由于乳晕颜色较深、皮肤褶皱多,术后瘢痕几乎难以察觉,极大缓解了患者对术后瘢痕的顾虑,尤其受到年轻患者的认可。

36岁的女性患者张某(化名),体检发现右肺中叶高危磨玻璃结节,需要手术干预。考虑到其术后瘢痕多有顾虑,张广健教授、张靖主治医师团队经综合评估决定为其采用经乳晕入路的胸腔镜手术。

手术中,医生通过乳晕处2~3厘米的微小切口,借助胸腔镜精准定位结节位置,运用微创器械完成结节切除,术中冰冻病理肺原位癌,全程出血不足20毫升,手术时长不到1小时。患者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后3天即康复出院,胸部外观未受明显影响,患者对术后效果表示非常满意。

技术升级:从“治病”到“兼顾美观”的跨越

“肺结节发病率逐年上升,尽管约80%为良性,但部分仍需手术干预。”张广健教授介绍,“传统手术切口遗留的术后瘢痕可能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而经乳晕入路的胸腔镜技术,在确保肿瘤切除的根治性同时,巧妙融合了解剖学与美容学原理,成功实现了微创、精准且兼顾美容的三重目标。”

据悉,该技术对手术团队要求极高:需在狭小空间内完成精细操作,同时确保结节定位准确。目前,我院胸外科已形成成熟的微创技术体系,常规开展各类胸腔镜手术,此次经乳晕术式的突破,为肺结节患者提供了更个性化的治疗选择。

专家提醒:肺结节需科学随访,避免过度焦虑

针对公众对肺结节的担忧,张广健教授强调:“发现肺结节不必恐慌,多数为良性,需根据大小、形态等特征定期随访。”他建议“40岁以上人群或有吸烟史、家族史者,每年应进行低剂量胸部CT筛查,若结节出现形态改变或增大,需及时就医评估。”

从聚焦“治愈疾病”到兼顾“身心需求”,从解决“病症难题”到回应“生活质量诉求”,技术创新扎根于患者对健康与高质量生活的期盼。交大一附院胸外科团队以“患者需求”为出发点,提供微创、精准、安心的手术方案。随着微创技术与患者需求不断契合,以患者为中心的创新探索将拓展更多可能,让患者战胜疾病,有尊严、有品质地拥抱生活。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