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医疗创新】以创新技术点亮肝病与感染患者的生命之光——乙肝治愈、肝硬化逆转、干细胞治疗等多领域突破引领行业前沿

发布时间:2025-05-15   文章来源:感染科    作者:甘红艳   责任编辑:刘会婷   (点击:)

作为国家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勇担责任和使命,自1958年建科以来,始终以科研创新与临床实践深度融合,在肝病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治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近年来,科室在乙肝治愈、肝硬化逆转、干细胞治疗、噬菌体治疗及人工肝技术等领域持续深耕,为众多患者点亮生命之光。

一、乙肝治愈:实现从母婴阻断到临床治愈的历史性跨越

西安交大一附院感染科在乙肝治疗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通过创新采用“脉冲疗法”与“序贯疗法”的个性化治疗模式,精准筛选优势人群,大幅度提升了乙肝临床治愈率。值得一提的是,科室牵头制定的《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已成为国际公认的行业标准,使母婴传播阻断成功率高达98%。此外,2024年12月,全国首个“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在西安交大一附院感染科正式开诊,该门诊依托万人规模慢性乙肝队列研究,整合抗病毒药物与免疫调节治疗手段,为患者提供安全、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助力患者从单纯病毒抑制向功能性治愈迈进。同时,科室主任何英利教授指出,根据发布的《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应进一步扩大抗病毒治疗范围,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追求临床治愈,同时,加强患者的管理及随访工作,积极推动慢性乙肝领域的科学研究,积极推进乙肝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在何主任的带领下,科室团队已创作10余篇乙肝临床治愈科普作品,内容涵盖乙肝临床治愈概率、乙肝临床治愈的新药物和新方法及乙肝治愈后的随访等诸多内容,有效提升了公众对乙肝的认知水平和防范意识,为广大乙肝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二、肝硬化逆转:无创检测技术与综合疗法并重

在攻克肝硬化这一终末期肝病难题的征程中,西安交大一附院感染科开创了 "无创检测 + 综合治疗" 的创新模式,科室率先采用了肝纤维化无创检测技术(FibroScan)替代传统穿刺活检,极大减轻患者痛苦。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抗病毒+抗炎+抗纤维化+微生态调节”四位一体的综合疗体系,通过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成功帮助部分患者实现肝硬化逆转,恢复至代偿期,显著延长生存期并提升生活质量。近年来,科室积极探索干细胞治疗新技术。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干细胞疗法能够有效修复受损肝脏组织、延缓疾病进展,在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中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2025年1月,科室成功为一例重症肝病患者实施了干细胞治疗,取得显著效果。同时,为提供更优质的诊疗服务,科室特别开设了“肝硬化逆转门诊”与“再代偿门诊”,整合多学科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从诊断、治疗、到康复的全病程管理服务,全方位守护患者健康。

三、前沿探索:干细胞与噬菌体治疗的创新实践

在再生医学领域,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将持续深耕干细胞治疗技术,积极探索其在肝衰竭、肝癌等重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近年来,干细胞疗法极具前景的创新治疗手段,在肝病治疗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多项国际临床研究证实,该疗法在肝功能衰竭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为患者开辟了全新的治疗路径。随着我国首次明确干细胞行业价格收费标准、准入标准及项目清单,行业发展正式步入规范化、标准化的新阶段。

2024年,科室申报的“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GCP项目成功获得立项。同年11月24日,首例受试者顺利完成首次用药,治疗过程平稳,未出现不良反应。此外,科室在“干细胞研究部与器官修复”领域已申请国家级课题1项,并积极开展“干细胞治疗肝衰竭患者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有效性”临床研究,力求为肝衰竭患者带来更多治愈希望。

在噬菌体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在何英利主任带领的团队将噬菌体治疗确立为“后抗生素时代”的核心战略,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这一医学难题,团队通过精准筛选噬菌体,不仅为耐药菌患者带来新的生机,更为传统抗生素治疗无效的病例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推动医学治疗模式从“广谱杀伤”向“精准靶向”转型升级。2024年12月,科室完成首例噬菌体治疗,成功治愈一名历经三次住院抗菌治疗仍效果不佳的反复感染患者,仅 3 天即实现临床症状显著缓解、病原转阴。2025年1月,,团队再次运用噬菌体疗法成功救治一名脓毒症合并坏死性筋膜炎患者,患者全身感染症状明显改善,血培养结果转阴。同年4月,针对一例泌尿系统多重耐药高毒高耐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噬菌体治疗也取得良好效果。 作为国家重大传染病防治基地,感染科正全力搭建“噬菌体治疗新技术平台”,加速推动这一前沿技术的临床转化与应用,为感染性疾病治疗领域注入新动能。

 

四、人工肝技术:筑牢危重症救治的“生命防线”

作为西北地区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西安交大一附院感染科自2001年率先开展人工肝技术以来,历经数代团队的不懈探索,实现了技术与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如今,科室人工肝治疗仪器从1台扩充到13台,专业的护理团队由1人壮大至11人,其中包括国家级血液净化专科护士1名,省级血液净化专科护士5名,院级血液净化专科护士5名,构建配置完善、梯队合理的专业力量。除此之外,科室多年来一直深耕疑难危重肝病救治领域,针对肝衰竭患者创新整合多种治疗模式,打造出特色鲜明的人工肝治疗体系。依托成熟的专业团队,已全面覆盖所有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技术,为重症患者提供精准高效的生命支持。2019年,科室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成功获批“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技术示范中心”,人工肝治疗数量突破 300次/月,每年开展血液净化治疗 余例,成为陕西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医疗单位,为无数重症患者点亮重生的希望。同时,在科研与学术领域,科室同样成果斐然,2024年,全国医护一体化案例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彰显团队协作创新能力;同时,多项人工肝治疗相关项目获批立项,SCI论文接连发表,实现临床实践与学术研究的双向突破。通过持续深化医研融合,科室正以扎实的技术积淀与前沿的学术探索,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五、践行社会责任 擘画未来蓝图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始终秉持医者仁心,在深耕临床诊疗的同时,主动肩负守护人民健康的国家使命。面对新冠疫情、SARS等重大公共卫生危机,科室医护人员逆行出征,义无反顾奔赴国内外抗疫最前线,以精湛医术和无畏精神守护生命防线,多人获国家级表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医者的担当。此外,在推动学术发展与行业进步方面,科室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每年主办“西北疑难发热论坛”,聚焦发热待查诊疗领域的前沿问题与实践难题,持续推进诊疗流程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论坛形成的诊疗经验和技术标准广泛推广,使发热待查诊断明确率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水平。展望未来,科室将锚定“精准医疗”发展方向,持续深化乙肝治愈、干细胞治疗、噬菌体治疗等前沿领域研究,加速科研成果向临床应用转化。依托国家传染病区域医疗中心这一重要平台,科室将进一步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辐射范围,从西北走向全国,积极参与全球传染病防治协作,以创新技术和中国智慧,为解决人类公共卫生问题贡献 "中国方案",奋力书写传染病诊疗事业的新篇章。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