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至13日,第一届淋巴水肿诊疗与康复技能培训班在西安止园饭店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联合西安市癌症康复协会淋巴水肿专业委员会主办,兵器工业总医院承办,本次会议邀请国内权威专家齐聚西安,共同探讨阿尔兹海默症及淋巴水肿的前沿诊疗技术与临床实践经验。此次会议以“显微外科和康复技能”为主题,全面展示了阿尔兹海默症及淋巴水肿诊疗与康复领域的最新进展。会议分为理论与实操两部分。

开幕式由西安市癌症康复协会淋巴水肿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雷雨果主持,淋巴水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尚翠侠教授,兵器工业总医院梁高峰副院长,国家卫生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显微外科项目秘书长刘保一教授、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会长赵德伟教授及西安市癌症康复协会王昱秘书长分别为开幕式致词。

外科会场邀请到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赵德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章一新教授,哈尔滨市第五人民医院聂广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李科教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周喆刚教授等省内外专家进行了授课。分别从《阿尔兹海默症治疗进展》、《xtra-brain Lymphovenous Bypass,Could it Be Benefi-cial in Alzheimer’s Disease?》、《肢体淋巴水肿的显微外科序贯治疗》、《颈部LVA临床干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术中所见病理变化及思考》、《AD显微外科治疗围术期注意事项与思考》、《超级显微外科之深圳经验》、《胸导管“出口”综合征》、《四肢继发淋巴水肿手术的综合治疗》、《乳腺癌后淋巴水肿VLNT-DIEP-腹壁整形联合治疗》、《血管外科医生视角的下肢淋巴水肿治疗体会》、《lva联合吸脂治疗肢体淋巴水肿》、《四肢淋巴水肿的诊断及辅助检查》、《3L整合技术治疗淋巴水肿的疗效观察》、《阿尔茨海默病手术治疗探索》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授课。本次授课的特色是以超显微外科淋巴管与静脉管(LVA)术式为核心,注重阿尔兹海默症诊疗的临床实践经验探索与淋巴水肿外科治疗的临床实践经验分享,强调了该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共同探讨最新前沿动态。
梁高峰教授及团队成员(贾宗海教授和张满盈教授)在淋巴管与静脉管手术模拟练习中,以显微外科核心技术为基础,采用多维度教学模式。他首先通过3D解剖模型与虚拟现实(VR)技术构建淋巴管-静脉吻合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淋巴系统与静脉的空间关系。随后,运用离体血管吻合训练(如鸡中翼动脉),分步讲解显微器械操作要点,强调10-0缝线的精准进针角度与边距控制。在分组实操中,他通过手术直播系统实时捕捉学生动作,纠正学员们持针姿势和吻合张力,并引入多学科协作(MDT)案例讨论,模拟临床决策流程。针对常见问题,如淋巴管塌陷或吻合口漏,他设计硅胶管压力测试模块,让学生反复练习无血视野下的缝合技巧,最终通过动物模型考核验证技能掌握程度,确保教学与临床实践无缝衔接。
淋巴引流技术培训班(2025-16-00-011陕)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睿治疗师主持,首先为省内外14家新增联盟单位授牌。



本次会议邀请到北京协和医院刘颖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尚翠侠教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兵器工业总医院王龙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杜景老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鹏老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沈剑南老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睿老师、西安市癌症康复协会淋巴水肿专业委员会雷雨果老师等省内专家进行了授课。各位老师分别从《淋巴水肿指南共识解读与分析》、《淋巴水肿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淋巴水肿临床患者全周期管理策论》、《淋巴水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不可忽视的问题》、《LVA结合精细化吸脂治疗淋巴水肿》、《头颈部肿瘤术后淋巴水肿的预防策略》、《淋巴系统解剖知识》、《淋巴水肿的康复评估》、《肿瘤术后淋巴水肿患者的护理实践》、《LVA围手术期的康复治疗策略及创新应用》、《肌效贴在淋巴水肿治疗中的应用》、《头肩颈、胸腹背部淋巴引流基础理论、手法实操》、《压力治疗在淋巴水肿治疗中的应用》、《上肢淋巴水肿手法实操演示与练习》、《上肢绷带实操演示与练习》、《下肢淋巴水肿手法实操演示与练习》、《下肢绷带实操演示与练习》


淋巴水肿手法引流技术实操班
我国淋巴水肿手法引流著名王季教授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沈剑南/张睿/杜景兵器工业总医院王欣老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李林老师,宝鸡市中心医院于小蕾老师等在实操班中,以Vodder技术为核心,结合临床经验设计阶梯式教学体系,运用三阶段示教法(导师示范、学员复现、动作捕捉纠错)强化基础手法,引入情景模拟、分组实操、病例复盘,指导学员们分组练习掌握压力控制与技巧,确保学员们掌握淋巴水肿手法引流技术实现从技术操作到精准治疗的能力提升。


学员们通过考核结业合照

会议总结
本次会议为淋巴水肿领域搭建了一个高质量的交流平台,促进了国内专家、学者以及医疗工作者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达成了多项重要共识。专家们一致认为多学科协作是提高淋巴水肿诊疗水平的关键,未来应进一步加强不同学科间的沟通与配合,整合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更全面、更精准的诊疗服务。同时,会议也明确了未来研究方向,鼓励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共同努力,开展更多关于淋巴水肿发病机制、治疗新技术、康复护理新方法的研究,以推动淋巴水肿诊疗事业的不断发展 。
此次淋巴水肿医疗会议的成功举办,对推动淋巴水肿的临床治疗、护理康复以及科研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改善淋巴水肿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新的希望与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