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初心如磐。7 月 28 日至 8 月 2 日,由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改革研究院承办的医疗人才 “组团式” 帮扶人员岗前培训班圆满举办。来自江苏及陕西省内各地的帮扶医疗骨干齐聚西安,历经为期 6 天的系统培训,带着使命与责任,奔赴受援地县基层医疗一线,以实际行动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发展。

本次培训以“夯实理论基础、提升实践能力、强化使命担当”为核心目标,构建了多维度、立体化的课程体系。7 月 29 日开班仪式上,苏陕工作队、陕西省委组织部、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领导的致辞为培训定下“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基调。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马辛格以《公立医院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拉开课程序幕,从党建高度为帮扶工作锚定方向。下午,学员们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际陆港院区进行参观。随后,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处余晴处长做《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需要关注的几点问题》专题分享,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重点和政策支持导向进行了深入讲解。
培训期间,医院管理专家们各展所长。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助理盖晓红深入解读 DRG/DIP 支付改革下的地县医院运营策略;医务部副主任胡婷婷分享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经验;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人力资源分会会长张英聚焦人力资源管理与干部素养提升;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改革研究院副院长和新颖则以 “加强医学人文 走向人文管理” 为主题,将医学人文精神融入帮扶理念。

8 月 1 日的实地研学环节成为培训亮点。在医务部的配合协调下,相关学科大力支持,对接服务于55位学员分组深入西安交大一附院各学科,在临床一线观摩学习、交流探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无缝衔接。

8 月 2 日上午的考核中,学员们结合岗前培训内容和自身专业能力围绕帮扶工作展开热烈研讨,展现出扎实的学习成果与深入的思考。研究院为 12 名代表各组进行分享交流的优秀学员授予荣誉证书。



8 月 2 日下午,东方大酒店樱花厅内气氛庄重且热烈,结业仪式在此举行。一段精心制作的视频短片带领众人重温培训点滴:课堂上专注的眼神、研讨时激烈的辩论、实操中严谨的态度、研学里求知的脚步…… 每一帧画面都记录着学员们的成长足迹。随后,三位学员代表先后上台分享培训感悟。帮扶柞水县人民医院担任重症医学科主任、来自南京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曹科老师感慨:“DRG/DIP 课程让我掌握了医院运营的‘密码’,回去后要帮受援医院搭建规范的管理体系。” 帮扶白河县人民医院担任眼科副主任、来自西安市人民医院眼科的荆思理老师表示:“人文管理课教会我们,好医生不仅要会看病,更要懂人心。” 帮扶丹凤县医院担任普外科主任、来自南京市第一医院普外科的施雪松老师誓言:“定不负所托,把先进技术和理念留在当地。”三位代表在感悟同时,还详细阐述了如何更好地开展帮扶工作的思路和设想。

结业仪式中,培训班负责人、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改革研究院和新颖副院长在总结中寄语,“组团式”帮扶是党中央的嘱托,是守护群众健康的屏障,希望大家以“一家人、一条心、一起干”的担当,让苏陕协作的医疗之花绽放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随后,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改革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贺宏、副院长和新颖一同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当沉甸甸的证书握在手中,当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的誓言响彻大厅,每位学员的眼中都闪耀着坚定的光芒。最后,所有学员一同朗诵《用生命影响生命》,在庄重而又温馨的氛围中,结业仪式落下帷幕。


此次培训是苏陕医疗协作三十载深厚情谊的延续,更是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从政策解读到技能实操,从管理智慧到人文素养,全方位的赋能让帮扶队伍底气更足、方向更明。结业不是终点,而是 “再出发” 的号角。 相信来自苏陕两地的医疗骨干将带着所学、怀着热忱,在帮扶岗位上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答卷,让医学的温度照亮每一个角落,让健康的福祉惠及更多百姓。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改革研究院也将以更实举措聚焦卫生健康与公立医院改革发展领域诸多重点、难点及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开展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应用对策研究,推动学术交流、管理培训与咨询服务,为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守护全民健康注入强劲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