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室动态 > 正文

科室动态

传染急诊相融合 充实快乐强专科——2023省传染专科护士急诊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3-06-01   文章来源:急诊中心    作者:南希   责任编辑:朱尔曼   (点击:)

5月22号,我们“西安交大一附院传染科专科护士培训班”第三大组学员,进入急诊科开始为期一周的轮转学习。

带教老师进行入科宣教,带领学员们熟悉本科室的分区和布局,就诊流程,为我们讲解急诊预检分诊的重要性、病情的分级及处理、专科护士及临床护士配比以及一周急诊轮转的培训计划及安排。

三位老师带领我们第一天进行了“急救工作坊”的培训,现场通过多形式授课方式分段式理论、视频教学、角色扮演、情景侵入等,学员们积极思考参与,与老师积极互动,学习氛围浓厚,一天时间我们就掌握了急救抢救站位及分工,在三位老师的指导下三人一组练习了急救配合,练习气管插管的医护配合、心肺复苏的正确按压、呼吸气囊的正确挤压及除颤仪的快速除颤,现场学习气氛活跃。对于通气比例,按压手法,衔接配合等细节进行强调,下午进行心肺复苏及呼吸气囊操作考核,全员通过,对于存在的问题老师仔细记录、细心指导、耐心解答,使我们加强急救技能和应急能力帮助巨大,收获满满。

接着第二天两位老师为我们进行了“卒中、胸痛工作坊”的培训,利用现场授课,理论加视频教学,图文并茂,还原了卒中及胸痛患者院前、院内急救的无缝对接,使我们学员易于消化和吸收,知道FAST病情评估法,掌握急性卒中、胸痛的及早期识别及处理流程,让我们知道第一时间能做什么、该做什么,如何进行院前急救指导及院内如何快速交接及快速接诊、抢救、如何管理时间轴,做到时间就是生命。再分段式的真实情境模拟演练,每人置身其中,加深印象。

周三进行了“创伤急救工作坊”的培训,授课方式,情景标准化病人,理论加视频讲解,操作标准化示教,分段式3人一组进行演练,颈托固定,五锁,轴线翻身,初级评估及次级评估及创伤死亡3大高峰及死亡三联症的预防及识别,使我们掌握了创伤急救原则,各种包扎止血方法,颈椎损伤固定法及气道开放手法,脊柱板搬运,整个过程轻松愉快,使我们学员兴趣大增。

下午开展模拟急救场景应急演练:病人的扮演,家属的急切,120出车的对接,分诊台的紧急处理,抢救创伤单元的配合默契,整个过程角色分明,时间轴清晰,每位学员积极参与,体验到抢救中团队协助的重要性和急诊团队的专业和生死时速,锻炼了我们急诊思维、应变能力及抢救技能,增强了我们对于危重患者临床处理的能力。

最后两天的临床实践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再次巩固绿色通道流程,感受按压机,骨髓腔穿刺急救的作用,中线导管及输液港的维护的维护,对于抢救室的SBAR床旁交班,快速准确传递患者病情,做到班班心中有数,明确本班护理重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我们的个性化闵老师讲解了呼吸机管道链接、临床呼吸机治疗的原则及报警处理、气管插管结构及特点、论文选题及创新等问题。专业、幽默、贴心、热情,体现了急诊人及急诊护理团队专、精及忙中有序。

5月25号早上,急诊科宋烨护士长,带教老师闵焕娣组织我们出科座谈会,师生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护士长平易近人使我们大家畅所欲言,与其倾吐心声,我们感谢急诊团队专业特色的呈现,感谢总护士长李敏玲,李会玲,宋烨护士长对我们的关心教导,感恩急诊科老师贴心专业,您们无私的付出给我们轮转留下美好的时光,感恩如此强大团队,培养出的知识储备能力和过硬的操作技能的各位老师,感恩倾囊相授,毫不吝啬。

通过急诊科本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作坊学习,带给我们学员们耳目一新的教学培训体验,同时我们感受急诊的科室文化的多彩及护理团队的团结合作,对于内科学的我们急诊绿色通道工作坊的培训实际又有用,临床中规范我们的操作,炼我们的能力,我们的创新和改进,自信,提升,学有所用,结合实践,提高应急救护能力,提升护理水平。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