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应对儿科急诊的医疗挑战、提升全体医护人员急救水平和应急抢救能力、防范潜在医疗风险,3月初,儿科党总支和科务会策划《2024年儿科医护急救技能提升和医疗风险防范行动计划》,活动旨在提升全体医护人员的急救知识、操作技能、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急救设备准备、熟练的医护团队配合,提升对潜在危重症的识别能力和处理技巧、改进疾病处理和救治流程、提升病历书写质量和严谨性,以期能够第一时间为病人提供及时、专业、熟练、有效的处理,保证高效、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3月26日中午,儿科儿内病区医生护士、规培医生、进修医护在住院部6楼医生办公室行进行了儿童气管插管培训。培训目的主要是加强小儿气管插管技术,提升儿内病区医务人员气管插管操作水平,保证气管插管的成功率,提高儿童救治成功率。会议由儿内病区史瑞明主任主持,她指出气管插管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临床医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挽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培训会上,儿内病区曹晓琴医师对气管插管技术,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从气管插管的意义、各项适应症和禁忌症、物品准备、儿呼吸道解剖、喉镜用法、导管定位、插管困难的因素及分析、拔管并发症及操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曹晓琴医师讲到,儿童气管插管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技术,但只要充分了解儿童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就能够有效地完成这项任务。在进行气管插管时,必须注意儿童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同时要积极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此外,与家长的良好沟通也是关键,让家长了解插管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以便获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讲解结束后,曹晓琴医师现场又进行了标准的示范操作,认真耐心地进行指导,大家也轮流进行气管插管演练,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现场学习氛围浓厚,大家积极提问,热烈讨论,所有医护人员都收获颇丰。

此次培训,不仅加强了儿内病区全体医务人员气管插管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培训灵活的的方式也取得了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同时为提升儿内病区全体医护人员急救能力,提高危重患儿抢救成功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