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心血管内科、麻醉手术部、介入手术室以及心内科重症团队、心脏瓣膜介入团队、心动超声团队等多学科及团队的协作下,成功为一名冠心病合并心肌梗死后二尖瓣大量反流患者,于全身麻醉状态下实施了陆港院区首例经皮二尖瓣钳夹术(MitraClip)。此次手术的顺利完成,不仅标志着我院陆港院区在微创瓣膜介入治疗领域实现 “零的突破”,更彰显了我院在跨院区医疗技术协同、高端人才资源整合方面的雄厚实力,为区域内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更优质、更便捷的顶尖医疗服务。
二尖瓣反流作为临床常见的心脏病之一,若病情进展至中重度,会导致患者出现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传统外科手术虽为治疗金标准,但对于高龄、合并多器官基础疾病的患者而言,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周期长,手术风险显著升高。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作为近年来国际公认的微创治疗新技术,通过经血管介入路径,在食道超声与 DSA 影像引导下,利用特制钳夹将病变的二尖瓣叶边缘夹合,减少瓣口反流,从而改善心脏功能。该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等优势,已成为无法耐受外科手术或拒绝开胸手术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



此次手术在麻醉手术科邓斌教授团队、心血管内科韩克教授瓣膜介入团队、任洁教授心脏重症团队及王顺教授超声心动图团队的多学科联合及介入手术的专业配合下顺利完成。术前韩克、任洁及王顺教授通过TEE系统评估患者二尖瓣反流程度、瓣叶形态学特征及左心腔结构参数,制定精准手术方案。术中,在邓斌教授麻醉团队的精准麻醉及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实时引导下,韩克及任洁教授团队凭借精湛的导管操作技术,将导丝精准定位至二尖瓣瓣口,逐步释放钳夹装置。通过TEE动态监测钳夹位置及瓣口反流量变化,及时调整夹合角度与力度,确保瓣叶精准对合。罗永百教授全程动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实时优化循环支持策略,保障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心脏重症团队在围术期风险评估及术后恢复阶段提供全方位保驾护航。


本次历经两小时精细操作,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即刻TEE评估显示,二尖瓣反流由术前重度(4+)降至轻度(1+),左心室射血分数提升至55%。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维持稳定,术后6小时即实现床旁活动。

此次陆港院区心内科CCU首例经皮二尖瓣钳夹术的成功开展,不仅是陆港院区在微创瓣膜介入治疗领域技术水平与多学科协作能力的集中体现,更填补了陆港区域在心脏病微创瓣膜介入治疗领域的空白,为区域内广大瓣膜疾患患者提供了 “不开胸、创伤小、恢复快” 的优质治疗选择。未来,我院将继续加强跨院区医疗资源整合与技术协同,持续推进心血管疾病微创治疗技术的创新与推广,不断提升区域心血管疾病救治水平,为保障人民群众心血管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