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第96届全美儿科学术大会(American Pediatric Academic Societies(PAS))于4月24日至28日在美国夏威夷召开。作为国内唯一受邀的一支大团队,西安交大一附院儿科新生儿李晖教授带领9人组成团队出席会议,成为大会一道亮丽的中国面孔,团队包括:博士生谭璐、研究生Muawya J. Ghanem、Grace Sensia、汤一凡、姜佳琦、竺蕾静,还有合作伙伴西北大学医学院朱忠良教授、美国斯坦福大学Santa Clara Valley 医学中心新生儿科主任Dongli Song教授。

PAS会议是全球儿科界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之一,拥有近百年历史。本届大会盛况空前,吸引了来自全球的9000余名儿科专家和学者参会。在为期五天的会议中,从清晨6点至傍晚6点,各会场始终座无虚席,充分展现了全球儿科同仁的学术热情。

我团队有二篇研究成果在大会交流,其中一篇《Impact of Matern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n the Prefrontal Cortex Activation During Social Stimuli in a Resting State infant: An fNIRS Study》作了15分钟分会报告,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婴儿会选择性回避焦虑或抑郁母亲声音,通过近红外脑功能脑功能成像(fNIRS)技术发现婴儿大脑前额叶皮层对母亲声音的选择性反应减弱,这一神经机制异常如果不及时改善,会影响婴儿早期社交能力发展,首次揭示了静息状态下母婴互动下的脑耦合科学依据。报告内容引发了会场专家的热烈讨论,并对母婴连接神经机制研究的产生了浓厚兴趣,多位国际学者对研究的创新性和临床价值给予高度评价。


团队的另一篇研究成果《Patterns of brain activity in 0-3 months infants with eczema – a fNIRS study》以墙报形式在大会展出。我院儿科博士生谭璐主治医生在墙报展示环节用流利的英语介绍,通过fNIRS首次发现,被家长忽视的婴儿湿疹能引起0-3月龄的大脑功能连接强度变化,且湿疹严重程度与前额叶皮层激活呈正相关,并进而引起婴儿的行为改变。这一成果为湿疹患儿的早期神经发育干预提供了新靶点。

李晖教授表示,每年出席国际学术会议,都离不开学校及医院的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参加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不仅提升了我院在儿科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展示我院儿科领域的研究水平,同时也为团队成员提供了与国际一流学者交流学习的机会,拓宽了研究生们学术视野,更重要的是展示了我院学生在国际学术舞台上的专业素养,将为后续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