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我院组织2023年第三期“临床教学大讲堂”课程建设系列之《国家一流课程申报与建设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2023-07-18   文章来源:教学部    作者:康晓薇   责任编辑:郭雯雯   (点击:)

为助力我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进一步落实教育部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前谋划第三批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建设及申报,教学部于7月13日下午开展了“临床教学大讲堂”课程建设系列讲座之《国家一流课程申报与建设经验分享》。

本次讲座邀请了第二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儿科刘小红教授、健康医学科艾婷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肖懿慧副主任医师分享了线上、线下课程的建设及申报经验,教学部康晓薇老师主持了本次讲座。

线下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儿科学》负责人刘小红教授从政策解读、申报评分标准、申报材料的准备、申报书的撰写、说课和课程视频的设计要点、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附件材料的“三不要”原则等方面层层解析、分享了其课程团队在申报过程的经验。

线上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新生儿科学》负责人艾婷副主任医师从慕课的定义及其建设过程中短视频知识点的选择、录课脚本的设计、教师团队的组建、视频录制中教师讲课的技巧、线上测试题库的建设等方面详细分享了其课程团队从建课初始到上线过程中艰辛确充满“匠心”的难忘历程,也鼓励年轻临床教师在平常带教中抓住课堂这个主战场,在每一堂课中用“心”做好临床医学未来接班人的培养工作。

线上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内科学-心血管疾病》负责人肖懿慧副主任医师从课程建设前的申报立项、建设运行、教师梯队、技术团队、课程设计、教学理念,建设中的建设周期、公司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建设后的心得体会三个阶段,讲述了她在建课不同阶段总结归纳的宝贵经验。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学生在大学阶段最直接、最核心、最显著的收益。课程建设是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操作化和目标化的核心战场,而一流课程的建设是加速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核心动力,不断推进国家一流课程建设将助力我院国家医学中心建设进程中人才培养实力的不断攀升。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