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下午,青海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第四批派驻队员交接仪式如期举行。西安交大一附院党委书记马辛格、院长助理马欣、人力资源部部长陈伟、人力资源部常务副部长刘佳,青海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强、院长钟林涛、副院长韩晓兵、党委委员刘彦民、张亮和青海区中专班副主任王嘉凌、张玉清、段合真及派驻专家和科室负责人等三十余人参加。
会上,青海省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刘彦民介绍了前三批驻青专家的显著成绩。刘彦明委员分别从人员派驻力度、业务亮点开展、学科业务指标、科研教学成果、基层帮扶及科室长远发展六个方面高度肯定了西安交大一附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的学科带动作用,对雷新军、韩晓兵、贾文斌、靳娇婷、王佳、段合真等诸位专家在过去一年里的突出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各位专家颁发荣誉证书。




西交大一附院院长助理马欣对第四批新增派驻专家进行了介绍。此次新增的专家涵盖神经内科、检验科、病理科等多个重要科室,这些专家在各自领域深耕多年,主持或参与了多项省级重点研发项目,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临床及科研经验。
同时,马欣院长助理也对新增派驻专家以及延续派驻的队员们寄予了高度期望。她着重强调,希望全体队员能够传承和发扬前三批派驻队员不怕吃苦、勇于奉献的优良作风,在面对工作中的各种困难时,主动克服、勇挑重担。要充分发挥自身在专业领域的特长与优势,全身心投入到青海区域医疗中心的开诊筹备、诊疗服务、科室建设等各项工作中,以专业的素养和严谨的态度,确保青海区域医疗中心实现高质量开诊,为当地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既有完成任务的释然,更有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 第三批队员代表靳娇婷的话语刚落,会场便响起了久久的掌声。这位在青海工作两年的神经内科专家,至今清晰记得初到高原时的震撼,一位特殊患者,在确诊神经病变后泣不成声:“终于有人相信我是真的病了。”这一幕成为她两年援青工作的缩影。在援青期间,她和队员们不仅要完成常规诊疗,更要面对很多的特殊患者。两年来,靳娇婷用专业打破偏见,让医疗公平的阳光照进每个角落。


第四批队员代表神经内科专家张玉蓉的发言掷地有声地说道:“接过第三批的大旗,我们要把压力转为动力!”作为美国彭明顿慢病研究所博士后,她带来的不仅是头痛与脑血管病领域的前沿技术,更带着一份特殊的期待,利用青海丰富的高原病标本资源,开展更深入的临床研究。
西安交大一附院党委书记马辛格对各位专家在青海的日夜坚守与无私付出表示感谢,他们的付出不仅是医者仁心的生动写照,更让跨省域的医疗协作有了最坚实的支撑,这份辛劳值得所有人铭记与感谢。马书记强调医疗技术从来不止于冰冷的技术,它更是一场带着温度的携手同行,派驻专家不仅要输出先进的诊疗理念和技术,更要致力于培养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让专业知识在高原落地生根,让技术能力在实践中持续精进。“人心齐,泰山移”在雪域高原上共克医疗难题的力量正源于这份同心同向的坚守。9月30日,青海区域医疗中心新院区将正式试运行,第四批队员将延续“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扛起青海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开诊关键期的重任。用专业素养诠释责任担当,用仁心大爱温暖高原群众,让健康之光照亮每一个角落。


“西北地相连、情相近、心相通。”青海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张强的话引发共鸣。他记得雷新军教授为了抢救患者,冒雪驱车4小时赶往玉树;记得韩晓兵医生带着当地团队完成首例腹腔镜手术时,整个科室的欢呼;更记得两院所做的约定:“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如今,这个约定正在开花结果。省人民医院将继续保证派驻专家的衣、食、住、行等后勤保障工作,在青藏高原上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

此次轮换仪式将进一步推进西交大一附院同省人民医院的合作共建,也为青海区域医疗中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相信在两院的共同努力下,终将在青海的蓝天白云间,书写出更动人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