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5日—8月7日,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与凤凰网陕西频道联合策划的“未来医学家探索营”暑期研学活动圆满举办。在三天沉浸式探索中,由32名青少年组成的“交大医星少年团”,踏上了一场融合科技硬核与人文温度的医学奇幻之旅,他们穿梭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陆港院区、南院区、总院区与千年古刹旁的兴善寺院区,以脚步丈量现代医学的经纬。

8月5日早晨九点,“未来医学家探索营”开营仪式在陆港院区门诊广场正式拉开帷幕。
青工部副部长、团委副书记乔琛为大家介绍了为期三天的“未来医学家探索营”活动安排,20余项体验干货满满:硬核的科普讲座、腔镜模拟实操、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智慧化手术室探访、脑机接口“黑科技”体验、中医文化探秘……点燃了青少年们对医学的浓厚兴趣。

郭一璋同学作为学员代表与大家分享了此刻的心情。他表示,此次“未来医学家探索营”暑期研学活动是一次宝贵的机会,自己将带着对医学的好奇和敬畏,在未来三天内认真学习、积极体验。

一附院党委副书记冯广林注视着台下朝气蓬勃的少年们,热情欢迎他们来到交大一附院探索医学的奥秘。他表示,这次活动不仅仅是暑期研学活动,更是触摸生命温度、感悟医者仁心、启迪科学梦想的珍贵旅程。今年医院将这颗代表医学希望的种子播散的更广阔,开放更多优质资源、面向社会更广阔的青少年群体,让孩子们感受近距离了解医学、探秘科技、体会人文,期望在他们心中播下热爱医学、敬畏生命的种子,未来成长为守护人民健康的栋梁之才。

冯广林副书记将一面代表着希望与传递的营旗传递到“医星少年”代表手中。为期三天的“未来医学家探索营”正式拉开了帷幕。


Day1 科技赋能·生命守护训练日
伴随着律动的音乐声,在健身操老师的带领下,少年们进行了活力满满的“元气充能”。

随后,学员们率先体验“心桥门诊服务时光”,在门诊部杨敏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使用医院自助机、开展志愿医导服务,沉浸式感受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


在交大一附院历史文化长廊,学员们了解医院的文化和历史。在充满科技感与艺术感的裸眼3D展示区,身临其境领略医院发展的蓬勃力量。


“生命守护者”实训环节中,学员们探秘急诊中心,参观了作为国家医学中心急危重症救治的“前沿阵地”。“手臂垂直!按压深度5厘米!跟上节奏!”在这里,学员们在急诊科闵焕娣老师的示范教学下,学习心肺复苏的黄金法则、哈姆立克急救法及包扎技能,筑牢应急处理的 “第一防线”。“原来抢救时每一秒都像在跑马拉松,我按几下就已经累了”刚完成练习的学员郭梓宸喘着气说。真实场景的演练让抽象的医学知识瞬间具象,急救技能化作少年们手中沉甸甸的责任。


午后,“微观世界侦察兵”之旅开启,检验科陈静老师带领大家走进检验科,向大家介绍了各类检验项目的区别和操作方法,给学员们展示了陆港院区智慧检验大平台,强大神秘的仪器已然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医学的种子。“太高端太智慧了!”孩子们用最简单质朴的语言道出了内心的赞叹。



随后,学员们一行来到了医院“最神秘”的地方——手术室,一起来探寻“无影灯下的奥秘”。大家“全副武装”后,在麻醉手术部吴越护士长、井超锐老师和张露老师的悉心讲解下,参观了国际领先的智慧化手术场景,并深入手术室腹地探秘,现代化的手术室集信息交互、智能物联、高精设备于一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智慧物流特种兵”等先进设备令大家感叹不已。“再过几年我就高考了,我以后立志要做一名医生,今天参观了手术室以后我更加坚定了以后做一名外科医生的决心。”学员何佑恩坚定的说。



“神经内科黑科技体验”环节,则通过“抓蝴蝶”“煎鸡蛋”等趣味场景,学员们亲身体验脑机接口在手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感受科技赋能医学的力量。


Day2 身心成长·全能医者养成日
第二日上午,“医星少年团”来到交大一附院南院区健康医学科,来进行“健康管理实验室揭秘”。首先马茂主任为大家介绍了西北地区首台心磁成像测量装置,为大家揭秘如何依靠检测“看不见”的磁场来诊断疾病。随后,少年们在蒿花护士长的带领下,参观了健康医学科。

今年是“国家体重管理年”,可别让“小胖墩”成为健康隐患。为此,生活方式医学门诊为32为学员“量身定制”了涵盖“健康知识宣讲、项目体验、运动指导”三位一体的服务和体验。孩子们通过专业的评估了解自身身体状况,掌握基本运动技能与安全规范,建立健康管理意识。在人体成分分析仪前,少年们扫描出“隐形健康报告”:骨骼肌含量、内脏脂肪等级等数据实时生成。“你是潜在的运动健将!”
“你还需要加强肌肉锻炼”健康管理师指着跳动的数据流解释给孩子们解释这些数字背后的含义。

心理剧场新体验,由精神心理卫生科李小梅老师带来的《人生拍卖会》沉浸剧开场。当“情绪稳定”“抗压能力”“社交自信”化作虚拟拍品,学员们举牌竞逐。“我用全部筹码拍下‘成为他人的榜样’!”“我要竞拍‘考试取得好成绩’”孩子们纷纷举起手中的号码牌。

午后,学员们一行先来到交大一附院总院区门诊药房,在药房李红、孙丽丽、杨文超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参观了药房的各个区域。“原来小小的取药窗口里竟别有洞天”学员们好奇地打量着药房里整百上千种中药、西药被有序收纳在小窗阁中。



眼科范依萌老师以“相机”之问开启了眼保健科普讲座,用生动的幻灯片向学员们介绍了眼科常见病的致病机理及护眼知识。台下的孩子们看着手中的“眼球模型”认真学习眼睛的构造和保护眼睛的“小妙招”。


“镊子要稳,手腕放松,眼睛盯住屏幕!”肝胆外科段万星和腹部外科卢强老师指导着学员们“用巧手初探微观世界”。学员高铭恩已屏息凝神,操控着细长的器械臂。高清屏幕上,一粒黄豆在模拟腹腔中“滑溜”躲避。他小心翼翼调整角度,终于成功夹起,周围立刻爆发出小小欢呼。这看似游戏的“夹豆大作战”,实则是微创手术基本功的启蒙。少年们在精密器械与3D视觉的配合中,第一次触摸到现代外科的脉搏——精准与协作。


“我从小只打过针,还是第一次给‘别人’扎针”。在护理部李茵和刘菲老师的示范指导下,学员王韵溪激动又小心翼翼的把针头第一次扎进模拟假人的静脉血管内。“护士姐姐太厉害了,可以精准把针扎进患者体内”,孩子们体会到了护理工作的不容易。


“身高的秘密你知道多少?”儿科刘丽老师为大家带来科普讲座。为学员们揭秘了如何长高的“小tips”。


Day3 古今融合·医学文化传承日
最后一日上午,“医星少年”来到交大一附院兴善寺院区。康复医学科权璐老师带着孩子们穿梭在医院古朴的回廊里,为大家讲解科技赋能与传统医疗相结合的康复治疗方法。学员们体验了天轨悬吊系统,下肢康复机器人,脑机接口黑科技。“以后我要好好学习,发明这些先进的设备为患者解除病痛。”学员齐明朗说。随后,康复师们为孩子进行了脊柱健康科普,让孩子理解“防大于治”的健康理念。


最热闹的属“中医手作工坊”,薄荷、艾叶、丁香的香气在空气中交织,中医科王欢老师带领大家识别手串中药材及功效,随后大家动手制作中医手串,学习中药材的养生功效与辨识方法。“少年智则中医盛,少年行则传承兴”,通过亲身体验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学员们对中医药发展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从探索到担当:医学的种子在发芽
结营仪式上,少年们的蜕变清晰可见。
“我深深感悟到,原来医院不仅仅是治病的地方,更是用爱心和科技守护生命的地方。”
“当第一次练习心肺复苏时,手臂的酸痛远不及‘挽救生命’这四个带来的成就感。”
“我感受到了‘科技向善’的分量,他让瘫痪者能站立行走,让失语者开口说话,这是科技在医学领域写下的浪漫诗行。”
“这次活动在我心中种下的医学种子早已破土而出,以后我也想要走上医学的道路。”
少年们用最真挚的语言分享这三天来的收获和感悟。



学员余柯萱的家长十分感叹,“孩子回到家激动地给我演示学到的心肺复苏技能,还把新做的中医药手串送给了我,说能安神驱蚊。看着孩子眼睛里的光,我知道这次研学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让他们理解了医护人员的守护,触摸到生命的温度。”

学员庄严的妈妈说到,“我感动于活动组织的周密细致,从活动体验到后勤保障,主办方无不体现出高度的专业性和责任感;我感慨于此次活动的意义,这是一次点燃梦想,启迪未来的职业启蒙。对于正处在人生探索关键期的青少年来说,未来医学家探索能绝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或学习,它更像一座桥梁,连接了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与真实可感的职业世界。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医务人员的工作状态,理解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与担当,体会团队协作的力量与精益求精的工作状态。”


宣传部王睿部长代表活动主办方代表给孩子们三点寄语:第一,要有颗向善向好的心灵,及时去帮助有困难的人;第二,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在人生进阶之路上不断升级打怪;第三,青年人是科技发展希望所在,希望未来能创造出更多有利于生命健康的医疗器械、药品来服务人民健康。

最后,孩子们挥舞着一张张结营证书,为期三天的“未来医学家探索营”活动圆满结束。






这三天,少年们在急诊室的凝肃中触摸生命之重,在“夹豆”游戏里领悟匠心之微,在脑机接口的奇幻体验中窥见科技之巅,更在幽幽药香里寻得文明之根。当“健康中国”的宏图遇见少年炽热的目光,一粒粒种子已悄然落入心田。未来可期,这群点亮过手术无影灯的“小医星”,或许正是明日守护万家灯火的仁心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