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主页新闻 > 正文

主页新闻

西安交大一附院肿瘤放疗科赵东利教授在《柳叶刀》发表书信文章,关注SRT在眼底病治疗中的应用挑战

发布时间:2025-07-06   文章来源:肿瘤放疗科    作者:康复护理专业组   责任编辑:张潇丹   (点击:)


2024年7月,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在线刊发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赵东利教授作为第一作者撰写的书信文章《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for nAMD: areas for improvement》。文章聚焦同期发表于该刊的英国STAR临床试验,从放疗专业视角出发,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在新生血管性老年性黄斑变性(nAMD)治疗中的实际挑战与优化空间。

STAR研究显示,SRT可在维持视力的同时显著减少抗VEGF注射次数。赵教授在来信中指出,该研究虽结果积极,但治疗组中35%的患者出现由阅片中心判定的微血管异常,提示仍需警惕潜在的视网膜损伤风险。此外,来信提出该研究在患者入组标准、既往治疗史控制、随访时长和健康经济评估方面仍存在改进空间。特别是在病灶解剖结构差异较大、SRT剂量单一的背景下,未来应加强剂量分层和个体化应用策略的研究。

文章建议,后续研究应从机制探索、患者分型、图像引导剂量调控、以及长期疗效和安全性随访等多个维度系统开展,以提升SRT在nAMD等眼底疾病中的临床适用性和推广价值。

本篇文章所有作者均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该科室在图像引导下的立体定向放疗、乳腺癌DIBH、4DCBCT等技术方面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并在跨学科合作方面持续开展探索。

全文链接: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5)00665-8/fulltext

附: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肿瘤学科核心支撑单位,现有医护、技术、科研人员百余人,形成完整的人才与技术体系。科室配备Elekta Versa HD、TOMO、近距离治疗设备、4DCT、4DCBCT等影像引导平台,配套多套放疗计划系统和剂量验证工具,具备从常规放疗到高精度立体定向治疗的综合能力。

目前设有三个临床专业单元(头颈-腹盆、胸部、妇科)及“肿瘤精准放疗研究中心”,广泛开展IMRT、VMAT、SBRT、IGRT、SRS、TBI等主流放疗技术,积极推进DIBH、DCAT、超声引导放疗等特色项目。近年来,科室在放疗联合免疫/靶向治疗、亚毫米级图像引导放疗及4D实时监测等前沿技术方向取得一系列进展。

作为国家级规范化培训基地及博士授权单位,放疗科在科研、教学、临床协同发展方面具备坚实基础。未来,科室将依托肿瘤医学中心建设平台,持续推进重离子、硼中子等先进治疗技术的临床转化与应用,为肿瘤患者提供更为精准、安全、高效的综合放射治疗服务。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