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室动态 > 正文

科室动态

感染科开展穴位助眠,解决患者睡眠困扰

发布时间:2023-11-24   文章来源:感染科    作者:王丽   责任编辑:张潇丹   (点击:195)

为了应对感染科肝病患者的失眠问题,我们的护士团队积极开展了一项创新性的穴位助眠服务。前期,两名取得省级心理专科护士资格的王丽护士和贺婷护士,开展住院肝病患者睡眠问题的调查,确定部分患者存在睡眠障碍,为了给他们提供更加全面、有效的护理,帮助他们度过难。为此,在中医科老师指导学习下,我们科室推出了一项创新的培训计划——穴位按摩助眠培训,旨在提高护士的护理技能,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进一步优化护理服务。

感染科王丽主管护士,通过模拟人生动形象向大家展示身体部分穴位的定位:安眠穴、印堂穴、足三里穴和三阴交穴。这些穴位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具有安神、定志、促进睡眠的作用,对于感染科肝病患者常见的失眠问题有很好的疗效。

安眠穴位于胸锁乳突肌和头夹肌中,耳后高骨后方凹陷处。护士们通过专业的指法,用拇指轻轻点揉,按揉2-3分钟,帮助患者舒缓头部紧张,从而促进睡眠。

印堂穴位于人体额部,在两眉头的中间。这个穴位有明目通鼻、宁心安神的作用。护士们在睡前用拇指推摩印堂穴2~3分钟,帮助患者放松心情,安心入睡。

足三里穴是健康大穴,位于外膝眼下三寸、两筋中间。泡完脚后,护士们会顺便揉一揉足三里穴,可补益脾胃、调养气血,长期坚持有延年益寿之效。对于失眠患者,按揉左右腿足三里穴3~5分钟,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三阴交穴在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三条阴经交会之处。这个穴位用途很广泛,除了可以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护士们用拇指按压此穴,帮助患者调和体内气血,缓解失眠症状

通过培训,护士对穴位按摩助眠技术的掌握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在实际工作中,护士们成功地为许多患者提供了优质的助眠服务。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满意度也相应提高。此外,护士们也在培训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对于我们护士团队来说,能够通过这种创新的方式为患者提供帮助,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关爱,同时也为医学护理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