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践行中共中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行“患者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务理念,助力国中建设,4月20日下午,外科重症医学科举办第五届镇痛镇静观摩培训班,会议学员来自省内各兄弟医院ICU。

本次培训班由外科重症医学科林婷副主任主持,特别邀请到医务部李红霞部长参加,由外科重症医学科林婷副主任、高洁主治医师、李嘉璐主治医师、李晓宁主管护理师进行理论授课,床旁观摩培训由主管医生和周彬护理师、张蒙护理师、何阳护理师完成。来自西安、咸阳、渭南各地医院ICU的医生、护士参加了本次培训班。

会议首先由李红霞部长致辞,她提到外科重症医学科是一附院重症患者救治的核心科室,是集医疗、护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科室,是国内发展完善,技术力量先进,规范化的重症医学病房,无论在在软件还是硬件上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过十年的发展,在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成为西北领先的危重症诊疗中心。在镇痛镇静治疗上拥有丰硕经验和一套临床规范化治疗流程。希望通过本次培训班能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共同推广规范化镇痛镇静流程的实施,探讨最新的镇痛镇静理念及临床焦点问题,
林婷副主任对来自省内各地兄弟医院的学员表示欢迎,镇痛镇静是ICU常用治疗措施之一,是缓解患者疼痛,增加患者舒适度,减少ICU后综合征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希望通过本次培训班传递外科重症医学科镇痛镇静治疗理念,将ICU的镇痛镇静做得更好,共同促进学科发展,造福更多患者。




随后,林婷副主任做了题为《镇痛镇静新理念》 的授课。患者在ICU内由于缺乏家属陪伴,大手术后患者内心焦虑,有创操作、声音、光线等的刺激导致患者生理、心理发生变化的因素。因此,镇痛镇静作为ICU患者的常规治疗,近年来,国内外镇痛镇静指南不断更新。外科重症医学科在指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优化镇痛镇静治疗。转变理念,在镇痛舒适化基础上,为患者实施最小化镇静、最大化的人文关怀。通过举例说明,学习肥胖患者、器官移植患者、ECOM患者等不同疾病特点患者镇痛镇静需求上的差异。

高洁主治医师通过介绍镇痛镇静概要、常见镇痛镇静药物特点及注意事项、评估工具的用法等,详细讲解了镇痛镇静药物的选择和用法。总结了在为患者实施镇痛镇静过程中,需要做到评估、治疗、监测、调整、再评估,做到合理联合用药,及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调整药物种类、剂量、用法,才能更好做到镇痛镇静。

李晓宁主管护理师详细讲解了ICU临床实施镇痛镇静和安全管理。当非药物措施不能达到治疗目标时,需要及时使用药物治疗。在临床实施过程中,护士应该将评估贯彻在患者的全程治疗中。同时要做好镇痛镇静的安全管理,做到以护士为主导的医护一体化镇痛镇静管理,成立镇痛镇静小组,将工作落实到人,规范ICU镇痛镇静的评估执行标准,优化评估登记表,方便查阅患者评分变化,梳理常用药物配置及应用,使镇痛镇静治疗流程规范、完善。

李嘉璐主治医师通过一例肺癌切除术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例,讲解了如何通过评估患者调整镇痛镇静药物剂量、用法,完成设定目标。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患者呼吸力学参数,个体化设定呼吸机数值,通过强效镇痛,深镇静联合肌松药物的使用,改善患者氧合,降低患者耗氧量,配合俯卧位通气,增加患者肺功能通气量,有利痰液引流,改善预后,更好的完成患者后期一系列治疗。
课程结束后,与会学员纷纷表示通过本次镇痛镇静培训班的学习,受益匪浅。在讨论环节,大家踊跃发言、激烈讨论,林婷副主任与医生、护士一起对学员们提出的问题一一做了详细解答。最后,林婷副主任做出总结,通过本次培训班大家对镇痛镇静的整体实施有了初步的了解,希望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在临床工作中,以患者康复为中心,最终使患者顺利回归社会,早日恢复健康,回到正常生活。
外科重症医学科成立十年以来,在镇痛镇静实施、器官移植、复杂腹腔感染等患者救治上获得的丰富经验。希望通过本次培训班的开展,搭建兄弟医院沟通交流的桥梁,造福更多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