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心血管内科CCU在李静护士长的带领下,主管护师王娟进行了呋塞米与托拉塞米的核心差异的床旁培训。本次利尿剂床旁培训后,我不仅厘清了呋塞米与托拉塞米的核心差异,更深刻领悟到“药物选择需贴合心内科病理特点”的临床逻辑,对精准用药有了全新认知。
心内科患者多以心衰、肾功不全合并水肿为主要病理表现,且常伴随多器官功能交叉影响、电解质紊乱风险高、病程迁延等特点。培训中,老师结合典型病例拆解:针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其病理核心是短期内血容量超负荷导致肺淤血,需快速减负,呋塞米静脉给药10分钟内起效的特点恰好契合,能快速缓解呼吸困难;而对于慢性心衰或重度水肿患者,长期利尿需兼顾疗效与安全性,托拉塞米2-4倍于呋塞米的效价及12-18小时的长效作用,可减少给药频次,避免频繁用药引发的电解质剧烈波动,更适配慢性病程的治疗需求。
心内科患者常存在肝肾功能交叉受损的病理状态,这一特点在药物选择中尤为关键。托拉塞米以肝脏代谢为主,对肾功能影响较温和,低钾血症发生率更低,更适合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而呋塞米主要经肾脏排泄,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中需严格调整剂量,但若患者同时存在肝功能异常,其代谢优势则更为明显。
此次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心内科用药需紧密结合患者病理特点,不能仅凭药物类别盲目选择。未来,我会将所学融入临床实践,针对患者的病情急缓、肝肾功能状态、电解质水平等病理核心,精准匹配呋塞米与托拉塞米的用药指征,用药中加强监测,最大程度保障治疗安全有效。也期待通过更多针对性培训,持续提升对专科病理特点与药物应用匹配度的把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