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室动态 > 正文

科室动态

巧手绘心,指尖生花——肿瘤放疗科陆港病区举办艺术疗愈手工串珠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03   文章来源:肿瘤放疗科    作者:苏芝宇   责任编辑:刘会婷   (点击:)

一珠一世界,一线一温情。为丰富肿瘤患者住院生活,缓解放疗期间的心理压力,肿瘤放疗科陆港病区于2025年10月30日下午,成功举办了一场以“巧手绘心,指尖生花”为主题的艺术疗愈手工串珠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创意手作,为患者们搭建一个放松身心、感受美好的心灵驿站。

破冰启程:一方宁静,一份期待

活动当天,在科室人文护理专业组各位护士及护理实习生们的精心筹备下,阳光活动区被布置得格外温馨。色彩斑斓的亚克力珠、晶莹的水晶珠以及各式工具整齐地摆放在桌面上,伴随着舒缓的轻音乐,营造出宁静而温暖的氛围,十余位在院患者及家属已然满怀着期待与好奇就座。曹旭欢副护士长代表全体护理团队,热烈欢迎大家参加此次活动:“创作是一份专注的宁静,当我们全心投入创作时,不仅心情会不知不觉地放松下来,通过编织、缠绕等精细动作,还能够锻炼手和手眼协调能力。最后看着精美的作品从自己手中诞生,那种感觉特别奇妙, 我们可以把这份温暖的作品送给自己,作为勇敢的奖赏;也可以送给在乎的人,传递一份无言的爱。让我们暂时把治疗和检查放在门外,一起偷得浮生半日闲,专注于这场特别的‘指尖之旅’。”

指尖课堂:细致教学,灌注耐心

简单的破冰环节后,活动正式拉开帷幕。郭丽娜护士拿起珠线,逐步演示串珠的基本资料技巧与步骤,从选珠、穿线到打结,讲解细致入微,速度舒缓。其余护士及护理实习生巡回在旁,确保每一位参与者都能跟上节奏。患者及家属们聚精会神,跃跃欲试。

巧手创作:专注时光,指尖生花

随着教学结束,活动进入了沉浸式创作阶段,患者及家属们根据个人喜好挑选不同颜色及形状的珠子,精心设计属于自己的独特作品,现场我们可听见温馨舒缓的轻音乐伴随珠子碰撞的清脆声响,大家神情专注而祥和,整个过程中,护士及护理实习生们穿梭其间提供帮助,时而选色,时而串珠,护患携手让温情在指尖流淌。创作过程中,患者们不仅锻炼了手部精细动作,更将内心的情绪与期盼编织进作品之中。一位女患者分享道:“我特意选了绿色和蓝色的珠子,绿色代表生命和希望,蓝色让我心情平静,这个过程让我暂时忘记了病痛,感觉很治愈。” 这样真挚的分享,引起了在场许多人的共鸣。

温情分享:作品为媒,心声绽放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精心创作,一场小型的作品分享会诞生了。一条条独一无二的手链、一个个精巧别致的挂饰陆续诞生,它们色彩搭配各异,蕴含的情感也各不相同,但都同样闪耀着创造的光芒和生命的韧性。“我用了红色的珠子,希望能为我带来好运与勇气”,“和女儿一起完成这个作品,感觉特别有意义,这个过程本身就很治愈”,患者们脸上洋溢着成就感和久违的轻松笑容,这是对本次活动最好的肯定。喧闹的分享交流声之外,一位大爷的身影格外安静,他独自坐在角落,默默为初发初治、活动不佳的老伴制作一条手链,每一颗穿起的珠子,都是一份无声的勇气,承载着最深沉的祝福与陪伴,他将所有牵挂,都凝结成这份无声的祈愿。手工作品不仅仅是一个物件,更是患者和家属们勇敢、希望与情感的载体。

寄语未来:延续关爱,疗愈同行

活动尾声,曹旭欢副护士长在总结中表示:“今天的活动非常成功,我们共同用双手创造了美,更见证了每一位参与者内心的光芒与力量。这些小小的手工作品,是专注与宁静的果实,更是我们生命韧性的见证。它们提醒我们,即使身处困境,我们依然拥有创造快乐、定义生活的权利和能力。希望大家将这份亲手创造的温暖和成就感带回日常,感谢大家的全情投入,让我们相约下次温暖再聚。”

医务工作者治疗的不仅是疾病,更是“人”。肿瘤放疗科希望通过这类艺术疗愈活动,为患者提供一个非医疗化的情感出口,让他们在创造美、感受美的过程中,获得内在的力量与平静,积极面对治疗。这也是科室践行“人文关怀”服务理念的重要一环。未来,陆港病区将继续探索并开展更多元化的身心疗愈项目,将温暖的医疗关怀融入患者治疗的每一天。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