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室动态 > 正文

科室动态

筑牢生命防线 守护患者安全——科室强化输血安全管理制度学习

发布时间:2025-09-03   文章来源:心血管内科    作者:任高跃   责任编辑:刘会婷   (点击:)

输血,作为临床救治患者生命的重要医疗手段,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医疗质量。为确保每一袋血液从血管到血管的全过程安全、高效、可追溯,我院始终将输血安全管理工作置于重中之重,通过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一系列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为患者的生命健康构筑起一道坚实可靠的防线。

一、源头把控,确保血液质量安全

安全输血的第一个关口在于血液的来源与质量。我院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所有临床用血均来自政府指定的采供血机构,确保血液来源合法、安全。血液制品入库前,检验科工作人员会严格执行核对验收制度,对血袋标签、血液外观、血型、有效期等信息进行逐一核验,确保无误后方可入库。血液储存于专用冷链设备中,24小时不间断温度监控,保证血液储存环境符合标准,严防血液质量因储存不当而受到影响。

二、流程优化,强化过程精细管理

我院建立了覆盖输血全流程的管理制度,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严格输血指征:临床医师必须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遵循科学用血、合理用血原则,杜绝不必要的输血。所有输血治疗均需经过规范的申请和审批程序。

规范标本采集与送检:严格执行患者输血前检查制度,包括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标本采集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标识患者信息,确保标本来源可靠、信息准确无误。

精准交叉配血:输血科(血库)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复核制度,确保供血者血液与受血者血液相容,最大限度降低溶血性输血反应风险。

安全输注与监护:血液取回后,护士在输注前再次与另一名护士共同核对患者信息、血液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输注。输血过程中密切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并做好详细记录。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停止输血并及时救治。

完善记录与追溯:从血液入库、出库到临床输注,所有环节均进行详实、准确的记录,实现全过程可追溯。这为质量分析、不良事件调查和持续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培训考核,提升全员安全意识与技能

制度的关键在于执行,而执行的基础在于人员的意识和能力。我院定期组织全院医务人员,特别是临床医师、护士和输血科技术人员,进行输血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操作规程以及应急预案的培训和考核。通过持续的教育与训练,不断强化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规范操作能力,确保每一位参与输血工作的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并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四、加强监督,持续改进保障质量

医院建立了多层次的输血质量管理监督机制。输血管理委员会定期对临床用血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和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质控部门定期对输血相关科室进行监督检查,查看制度落实情况、记录完整性以及设备状态等。同时,鼓励不良事件上报,对发生的输血反应或差错进行根本原因分析,从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流程和管理制度,形成闭环管理,实现输血安全的持续改进。

结语

输血安全无小事,它承载着的是生命的重量和患者的信任。我院通过构建并严格执行一套科学、严谨、全面的输血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实现了对输血全过程的有效监控和管理。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则,紧跟技术发展步伐,不断优化管理流程,提升输血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全力以赴守护好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健康,为构建和谐、安全的医疗环境贡献力量。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