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血管活性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一种能够改变血管平滑肌张力,调节血管舒缩状态的药物,血管活性药物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休克、高血压等疾病具有重要作用。由于血管活性药物的药理作用复杂,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注意事项和给药方法,使用不当会造成病人不适甚至生命危险。因此,护士必须掌握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处理,胸外1全体护士利用晨交班时间对血管活性药物进行床旁培训。
首先,由韩娥娥主管护理师向大家介绍血管活性药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血管活性药物包括血管扩张剂和血管收缩剂两大类。血管扩张剂通过降低血管平滑肌张力,增加血管容量,降低血压,常用的药物有硝普钠、硝酸甘油、酚妥拉明等。血管收缩剂则通过增加血管平滑肌张力,使血管收缩,增加血管阻力,升高血压,常用的药物有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多巴胺等。


在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对于血管扩张剂,其适应症主要包括高血压急症、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等。
在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过程中,注意事项至关重要。首先,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尿量等,及时发现药物作用变化,调整给药剂量。其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体重、合并疾病等,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速度,避免血压波动过大。此外,血管活性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应引起关注。
在血管活性药物应用过程中,并发症的处理也是医护人员需要关注的问题。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低血压、心律失常和药物不良反应等。如血压低于正常范围,可适当减慢给药速度或停止给药。如出现心律失常,应根据具体类型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调整给药速度等。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培训结束,王倩护士长进行了总结,她指出本次床旁血管活性药物培训,使大家深入了解了血管活性药物的基本知识、使用指征、注意事项、给药方法和并发症处理。希望大家在以后临床工作中,掌握血管活性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提高观察能力,避免并发症发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