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国家医学中心和心血管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推动科室护理科研提质培优工作高质量发展,心血管内科启动医护协作创新科研团队建设项目。12月11日下午,在心内科工会的大力支持下,团队举办了“探索创新,助力团队发展”研讨会和科研培训活动。心血管病院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袁祖贻教授、医院临床研究中心郑捷副主任、医院临床研究中心高凡老师、医学部护理系李宁副教授、心血管内科吴岳副主任、心血管内科刘美丽总护士长、科室工会负责人李静副主任护师和各护理单元护士长、科研骨干医生和骨干护士共3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心血管内科胡经文副护士长开场主持并做团队年度工作总结汇报。

袁祖贻院长发表致辞,袁院长对本年度“医护协作创新科研团队”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认可。他指出科室科室为大家搭建平台,提供支持,要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并持续跟进项目推进的效果,不断调整工作方案,建立长效机制,提升心血管内科护理科研整体水平,在全院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袁院长也提到工作处处有科研,并从护理角度举例说明临床工作中丰富的科研方向和思路,让大家茅塞顿开。临床研究中心郑捷副主任在致辞中特别鼓励本团队护理人员积极开展科研相关工作,并表示会在专业培训、课题设计、数据统计分析、临床研究注册等方面都会给予团队大力的支持。心血管内科吴岳副主任对团队成员取得成绩给予了认可并提出了几点希望和建议,他指出科研源自于临床,更要服务于临床,护理人员要善于从临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应用科研的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打造富有特色和创新性的护理亚专科项目,不断提升专科护理学术影响力。

团队科研骨干护士宋来玲、罗轩和吕路萍分别就参加科研团队后的感受和收获进行了分享,都表示参加团队后自己的科研意识和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特别感谢团队给予的帮助和指导,会继续努力学习。参会的科研骨干在辅导专家的引导和启发下纷纷就如何整合资源,更好地凝聚团队力量,加大团队成员学习的成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存在的困扰,以及团队发展的空间发表意见,现场气氛热烈,梳理了明天工作重点和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团队能更好的为大家争取资源,提供帮助和指导,提高科研水平。
接下来临床研究中心高凡老师 做了关于“国家医学研究登记备案信息系统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的专题培训。从政策背景、国家卫健委对我院要求、临床研究登记备案管理办法、临床研究项目开展前关键环节、国家医学研究登记备案信息系统流程、备案系统常见问题等方面详实解读。

最后,由医学部护理系李宁副教授针对本年度预申请院基金的5项课题给予现场辅导。首先,东院区的刘星悒老师汇报课题--体外反搏治疗在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中的效果观察,李宁副教授对选题、纳排标准、技术路线图给予详细的指导。其次,本院区刘世康汇报课题--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老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改变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构建,李宁副教授对内容的创新点、科学性、课题设计给予建议和指导。接下来,本院区罗轩汇报课题--复杂PCI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与评价,李宁副教授对临床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预测、复杂PCI术的名称给予建议和指导。再下来,本院区马姣汇报课题--基于ERAS理念的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TAVR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李宁副教授对护理模式的构建、创新点、量化指标给予指导和建议。最后,本院区石媛媛汇报课题--TAVR围术期标准护理流程清单的设计与应用,李宁副教授对护理流程清单的设计及使用给予详细的指导和建议。李宁副教授对5个项目从课题方向的选择、创新点 、设计、干预措施、量化指标方面都给予详细的指导和建议。各成员之间相互借鉴,学习与碰撞,思路逐渐清晰。

“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一群人才能走的很远”。心血管内科医护协作科研创新团队将以“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和“心血管区中建设”为契机,凝聚专业特色,医护协作,打造心血管护理科研品牌,助力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