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内分泌科在中华医学会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一展风采

发布时间:2023-12-09   文章来源:内分泌科    作者:张萌   责任编辑:朱尔曼   (点击:)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于2023年12月6日-9日在山东青岛举行。作为我国内分泌学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学术会议之一,本次大会吸引了我国甲状腺疾病、糖尿病、骨代谢疾病、核医学科等的众多顶级专家和一线工作人员,分享内分泌领域的前沿进展和诊疗经验。我院内分泌科多人参与本次大会,分别进行了主旨报告、中英文演讲比赛等一系列学术活动,展现了我院内分泌科的风采。

12月6日,贺雅毅副主任医师参与了中青年英文演讲并获奖。本次大会组委会从全国400多份英文投稿中精选出24人参与了最终比赛,贺雅毅医师以“Deep sequencing reveals the risk HLA alleles associated with antithyroid drug-induced agranulocytosis”为题,介绍了与抗甲状腺药物诱导的粒细胞缺乏症相关的HLA等位基因风险,为Graves甲亢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新的证据。该演讲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并荣获了本次比赛的第三名。

12月7日,侯鹏教授应邀于大会“年度进展报告和甲状腺功能异常评估”专题做主旨报告,题目为“甲状腺癌的精准靶向治疗”。随着医学发展,甲状腺癌逐步进入精准治疗时代,对甲状腺癌的靶向药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近年来甲状腺癌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话题,侯鹏教授深度分享了难治性甲状腺癌的治疗策略,并提出聚焦甲状腺癌精准治疗的新的思考,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广泛兴趣和热烈讨论。

12月8日,浮姣副研究员在“临床检验专题:临床与检测意义”专题做主题汇报“扑朔迷离的甲功:关注干扰因素和矛盾结果解读”。她从多个临床病例出发,分享了甲功免疫学检测的常见干扰因素、证实干扰因素的步骤和方法,并详细阐述了遗传性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的特点,为症状体征与甲功不符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和诊疗思路。

同日下午,张萌助理研究员于甲状腺口头汇报板块汇报了施秉银教授、 王悦博士团队研究成果“雷帕霉素通过抑制CD4+毒性T细胞提升Graves眼病治疗效果的临床转化研究”。该研究从动物模型、体外实验及临床干预三个层面证实雷帕霉素可以通过降低CD4+毒性T细胞的频率及功能来改善Graves眼病。该研究相关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已经启动,为Graves眼病的病因治疗提供的新方向。

本次大会还发表了我国首部《动态葡萄糖图谱报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我院作为核心单位,深度参与了该专家共识的编写,内分泌代谢科主任郭辉、学科带头人施秉银作为专家组成员,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强薇作为共识编写小组成员分别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出席了共识发布仪式。此次专家共识优化了动态葡萄糖图谱(AGP)解读方法,首次以流程图的形式提出AGP指导诊疗决策过程,其发布对推进我国CGM及AGP规范化应用,对后续临床及科研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暌违四年,共襄盛会,本次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医疗同仁参与。我院内分泌科以主旨报告、指南编写、英文演讲等多种不同形式深度参与本次会议,从临床诊疗、基础研究及转化医学等多种维度向全国专家展现了我院内分泌人的风采,充分体现了本院内分泌学科的全国领先水平和广泛影响力。在未来,我院内分泌人将在甲状腺疾病、代谢性疾病等领域继续开拓创新、奋勇前进,收获新发展、新突破,在促进学科发展,服务社会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