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我院首个营养治疗标准化病房揭牌成立

发布时间:2023-06-25   文章来源:急诊中心    作者:滕琰   责任编辑:刘炳圻   (点击:)

6月16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个营养治疗标准化病房揭牌启动会在急诊中心会议室顺利召开。会议由急诊中心滕琰副主任主持,医务部李红霞部长、医政管理办公室胡婷婷副主任、营养科李卫敏主任、急诊中心杜俊凯主任、李敏玲李会玲护士长及急诊重症医学科医护、营养科临床营养医师及治疗师参加,并合影留念。

我国住院患者营养不良普遍存在(31.2%),可引发包括住院时间延长、并发症增加和病死率增高等多种不良临床结局,以新冠肺炎患者合并营养不良为例,死亡率是营养良好患者的10倍。因此,近两年国家及卫健委对住院患者实施临床营养干预高度关注,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医院等级评审等多项考核指标中均提出要提高医疗机构临床营养诊疗能力的要求。 另一方面DRGs付费不仅对医院绩效考核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对医院的精细化管理也提出了挑战,更增加了经济运行的风险,这一特点在急危重症治疗方面尤为突出。在重症医学发展之初,营养治疗已经与机械通气、血液净化一起作为危重症救治的三大支柱技术,在ICU里保障了更多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医务部李红霞部长、胡婷婷副主任代表医院对交大一附院第一个营养治疗标准化病房的成立表示衷心祝贺与大力支持,指出营养与民众的生活、健康及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此次急诊中心EICU联合营养科共建的标准化病房,不仅是我院也是陕西省第一个以住院病房为基地,以临床医师、营养治疗师、临床药师、护理师等多学科临床营养诊疗为平台,建立住院患者从一入院的营养风险筛查与评估,到营养诊断及五阶梯规范化治疗,到后续营养监测及宣教等一系列标准化、流程化诊疗体系,推进临床营养治疗关键技术规范化,对急诊中心、营养科、交大一附院乃至陕西省营养学科专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各个学科的共同协同,期待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不仅给患者带来更大获益,更要促进医院和学科的发展。营养科主任李卫敏教授表示,门诊及住院患者中营养不良者比例较大,对于营养风险的筛查及评估现仍力度不足,大家对营养不良普遍认识不足,营养治疗不仅仅只是片面的辅助用药,对于疾病的进程及预后同样至关重要,关注营养不仅能够改善疾病,同样可以减轻患者的医疗花费。急诊中心主任杜俊凯教授指出:在急危重症中血液净化、机械通气、营养治疗是我们的三大法宝,由此可见营养在危重症患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次营养治疗标准化病房的成立标志着我们对急危重症的救治水平又上升了一个台阶,希望在以后的救治中我们继续发挥急诊敢为人先的精神,为患者带来更多更大的福音,急诊中心对营养标准化病房的成立及建设大力支持。最后急诊中心ICU主任滕琰教授表示,现如今国家对于二级以上医院营养学科的建立已提出强制标准,下发的多个文件中都提及了营养诊疗的重要性。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的疾病诊断及编码不仅可以完善临床诊治,还可进一步提高DRGS给付标准 ,都体现了国家对国民营养健康的重视程度。此次营养标准化病房的建立是响应国家号召、促进营养学科建设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急诊重症与营养结合的一个重要节点,营养标准化病房的运营离不开团队的支持,感谢医院各级领导、科室给予的大力支持,希望在今后的运营中多学科共同协作,打造交大一附院模式的标准化治疗病房,为我院国家医学中心的创建添砖加瓦。

最后,大会特别邀请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杨清教授通过理论与实际操作视频相结合,讲授了ICU内鼻空肠营养管置入及复杂困难置管处理技巧,并与急诊EICU护理团队深入讨论交流经验。此外,滕琰副主任、李会玲护士长、吴玉静住院医师专门就EICU营养标准化病房建设项目实施的意义、危重患者营养评估工具及营养标准化治疗流程分别进行了讲解和细化分工,为后续开展住院危重症患者营养筛查与评估、营养诊断与治疗,探索交大一附院的标准化、规范化模式奠定基础。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