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谋发展,团结奋进谱新篇。6月9日至10日,我院以“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隆重举办“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长安论坛”,各行业同仁千里遥临,切磋问辩,共解卫生健康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共享国家医学中心创建的创新成果,共谱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我院“蒲公英”志愿服务队60余名志愿者为本次大会提供会务、一对一接待、礼仪等志愿服务,为大会成功举办做出了积极贡献,也充分展现了志愿者的敬业精神和良好风貌。
与此同时,青工部·团委组织全院团员、青年以线下参会和线上观看相结合的形式,同步收看长安论坛盛况。大家聚精会神,跟随大会认真学习卫生健康现代化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经验,以新时代一附院青年人的视角解读大会,共话发展。我院团员、青年、志愿者纷纷表示,本次大会内容精彩纷呈,多元思想碰撞融合,深刻感受到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动,青年们将学思践悟此次大会精神,以青春之奋斗、青年之创造,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卫生健康现代化注入青春勃发的新动能。
林婷:外科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非常有幸能够参加“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长安论坛”,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快速干道上,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明晰肩负的责任与使命,落实党的建设新要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旗帜作用,发现临床问题,借助我院医工交叉的强大优势,不断进行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在三级医院绩效考核指挥棒下,注重科室发展的内涵,紧跟政策与指挥棒的方向,不断提升医疗安全与质量;在DRG付费状态下,多为患者着想,解决患者急难愁盼的“就医难”问题,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作为青年人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迎难而上,坚持医疗技术顶尖、医疗质量过硬、医疗服务高效、医院管理精细、满意度较高五个标准,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陈蕾:重症肾脏病·血液净化科副主任、团支部书记,副研究员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长安论坛”,此次论坛让我收获颇丰,特别是分论坛四中东南大学医学院院长刘必成教授的讲座《关于医院高质量发展中如何做好学科建设的思考》,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学科建设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性,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学科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作为青年群体的一员,我深刻感受到,努力培养自身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整合能力、共情能力,把自己塑造成心有家国情怀、外有国际视野、手有创新之长、口善讲好故事的青年人才,既是高质量发展带给我们的个人发展的“红利”,也是我们为医院和学科进一步发展提升所应主动肩负的义务。同时,作为青年学科干部,我们应时刻关注学科前沿动向,协助学科带头人做好学科规划,将自身培养与团队人才培养相结合,不断建强人才队伍、挖掘学科特色、厚积薄发打造学科优势。
任冯刚:肝胆外科主任助理,副研究员、住院医师
作为交大一附院一名青年医生,十分高兴能够参加“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长安论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进一步确立了公立医院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关键地位。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深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上,公立医院肩负着系统性提升我国医疗服务水平和国民健康水平的重任,需要一代代人不断接续努力,这是医疗行业的重大历史机遇也是关键挑战。作为一名青年医生,要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坚持开展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旗帜鲜明开展医工结合与学科交叉,探索创新医疗技术,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程翘楚:眼科团支部书记,主治医师
专科医疗能力是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加强学科建设则是带动提升诊疗水平、实现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围绕病种和技术打破传统临床科室设置建设特色学科,制定出支持专科长期发展的有力政策和有效措施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本次会议上,在聆听了多位专家大咖的发言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新医科”建设在医院发展中的重要性。未来医学的突破性进展有赖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3D打印、仿生材料等前沿科学快速融入医学领域,给医学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多系统、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创新将成为学科建设的“引擎”,在推动国医创建、医院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魏凡茹:组织统战部干部管理岗主管

作为一名医院管理部门青年职工,非常荣幸参与到“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长安论坛”中,也非常荣幸作为分论坛二的工作人员参与到大会的筹备和组织中。大会围绕新时代公立医院党的建设与医院高质量发展这一时代课题,共解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共商健康中国政策落地的有效路径,共享践行健康中国行动的创新成果,为推进健康中国贡献“西部智慧”。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命题,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轫者、先锋队和弄潮儿,如何在事业改革发展中做出应有的作为,成为新时代青年人的重大考验!当前,医院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在创建国家医学中心的征程中努力拼搏,在医院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广大青年定要胸怀“国之大者”,践行初心使命,让青春在医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韦唯:学科建设办公室骨干
本次会议的召开适逢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创建的关键时期,“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等政策解读,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上海交大瑞金医院研究型医院建设、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区规划、浙江大学第一医院多院区战略管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协同中心建设、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和华中科大同济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实践经验和思考等内容,对我院“双中心”建设和学科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借助此次大会契机,我们学习到一流医院宝贵经验,进一步深入思考“双中心”建设的新模式、新理念,探索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主动发挥自身优势,勇担使命,务实推进,与参会同道深化交流互鉴、共享共赢,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和健康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杨帆:西安交通大学启德书院临床(规培1)001学生,第十届“蒲公英”志愿服务队会长
作为一附院“蒲公英”志愿服务队的会长,有幸参与大会志愿服务工作,收获颇丰。志愿服务的间隙听会学习,大会主论坛上,各位领导专家对党建引领、学科带动、人才强基、管理增效的创新发展路径的阐述,让我更加明确了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的使命与责任,以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分论坛上,大咖们的讲话精彩纷呈,让我意识到应当夯实基础学科知识,认真对待临床实习,在实践中为卫生健康现代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志愿服务从现场签到到会场引导,从分发餐饭到一对一接待,各个岗位上都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我们用一抹“蓝色”生动的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蒲公英”志愿服务队作为我国西北地区公立医疗机构中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志愿服务组织之一,我会带领志愿者们以澎湃的激情和脚踏实地的执着行动,奋力谱写出求实创新的志愿服务新篇章!
马明龙:西安交通大学护理硕2138班学生,“蒲公英”志愿服务队成员
作为一名交大的共青团员,我有幸参与了此次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长安论坛志愿服务工作。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近距离接触到了令人敬仰的王树国校长和众多医疗卫生领域的专家学者,学习到他们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独到见解。在对来往嘉宾的引导服务中,我深刻感受到志愿者们对医学事业的热爱,整个志愿活动过程大家都充满了干劲。同时,这次志愿服务工作也使我们进一步学习了解到国家医学中心创建的先进经验和党建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作用,并且在专业层面认识到产教研融合以及学科赋能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时刻秉承医学初心,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医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