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学术会议】西安交大一附院引领眼科医工融合创新 助力“健康中国”战略——陕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眼科医工融合创新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2025-05-26   文章来源:眼科    作者:张明   责任编辑:   (点击:)

2025年5月24日,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牵头筹建的陕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眼科医工融合创新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际陆港院区隆重召开,来自全省的眼科学专家、医工交叉领域学者、医疗机构代表等20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眼科医工融合创新发展的新蓝图。

成立大会由陕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副秘书长刘慎豪主持,现场参会的领导有陕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王茂德,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冯广林。

会议首先召开了陕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眼科医工融合创新专业委员会成立选举大会。西安交通大学眼科副主任黎黎当选为第一届眼科医工融合创新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聘请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裴澄、眼科秦莉教授及米生健教授为专委会学术顾问,李养军、费霏、叶璐、李菲、吴春生、雷剑琴、柏凌、程燕、张乐、张坚等10位同志当选副主任委员,马波当选为专委会秘书长。

陕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王茂德代表陕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向专委会成立表示祝贺,感谢各位专家委员对学会工作的支持,并通过介绍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及陕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的发展情况,强调医工融合创新发展是全球医疗健康领域的关键趋势,说明专委会成立的重要意义。他希望,专委会能够成为学术交流桥梁、技术创新摇篮、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普及载体,从而促进眼科学科发展、临床诊疗水平提升,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立足民生福祉,书写光明未来

专委会新任主委黎黎教授表示,眼健康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也是科技创新的战略高地。她希望以专委会成立为契机,以创新为驱动、需求为导向,凝聚多方智慧,推动“临床提需求-工学保技术-企业帮落地”的合作模式,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未来,专委会将聚焦青少年近视防控、罕见眼病诊疗、智能医疗设备研发等领域,为提升全民视觉健康水平、服务国家战略贡献“交大力量”!

国家医学中心赋能,构建协同创新高地

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吕毅通过视频致辞指出,作为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医院始终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推动跨学科技术突破。眼科近年来获评陕西省重点临床专科,黎黎教授团队入选陕西省卫健委创新团队。他强调,医院将全力支持专委会工作,开放平台资源,助力打造“眼科医工交叉创新高地”,让科研成果惠及更多患者。

以国家战略为引领,打造医工交叉“先锋领域”

西安交大一附院党委副书记冯广林在致辞中强调,眼科因其光学特性与临床可及性,是医院医工交叉战略的“先锋领域”。依托陆港院区七大中心平台(研发攻关中心、成果转化中心等),医院已在超导重离子加速器、脑机接口康复系统等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他表示,专委会将凝聚年轻优秀的眼科医生与理工学科专家,构建“临床-科研-产业”全链条协同生态,推动“交大方案”辐射全国,服务“一带一路”医疗健康合作。

眼科医工融合成果丰硕,专委会成立夯实创新根基

医院眼科主任裴澄教授作为专委会学术顾问,介绍了近年来眼科在医工融合领域的显著进展,黎黎教授团队在眼表疾病无创诊断、角膜移植机器人、微针治疗技术等领域已开展前瞻性探索,并与中科院光机所、交大材料学院等深度合作,为专委会的成立奠定坚实基础。他表示,未来将依托专委会平台,加速眼科诊疗技术革新与国产高端医疗装备研发,破解“卡脖子”难题。

圆桌论坛聚焦前沿,共绘眼科创新蓝图

大会期间,专委会新任秘书长马波主持了“眼科医工融合创新发展圆桌论坛”,围绕眼科成像与AI智能应用、材料学与眼科学协同、即时诊断技术突破三大主题展开深度研讨。来自临床、工科及企业的专家一致认为,医工融合是解决青少年近视防控、老龄化眼病诊疗等社会痛点的关键路径。

会后,参会者实地参观了交大一附院陆港院区医工融合智能区域的活动,直观感受了超导重离子加速器等医工融合创新成果的应用场景。

此次大会的圆满召开,彰显了西安交大一附院眼科在医工融合领域的引领地位,也为全国眼科医工交叉发展提供了“陕西样板”。以光明为使命,以创新为底色,交大眼科人正携手迈向守护人类“视界”的新征程!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