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交医精术】精准“拆弹”,绝处逢生——肝胆外科肝脏外科团队为两位巨大肝癌患者成功实施转化治疗后切除手术

发布时间:2025-05-24   文章来源:肝胆外科    作者:马意源 王旭天   责任编辑:陈佳琦   (点击:)

肝细胞癌占原发性肝癌的 85%,根据肿瘤大小,肝细胞癌可分为:微小肝癌(≤2cm)、小肝癌(>2 cm且≤5 cm)、大肝癌(>5 cm且≤10 cm)和巨大肝癌(>10 cm)。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细胞癌最有效的方法,但我国临床上发现的肝细胞癌多数为中晚期的大肝癌,部分为肿瘤直径>10 cm的巨大肝癌,虽然一些指南不推荐对大肝癌和巨大肝癌进行手术治疗,然而巨大肝癌的非手术治疗基本无效。

在过去20多年里,随着围手术期相关技术(如精准肝脏外科技术、麻醉管理技术、术后快速康复治疗及外科围手术期护理)的迅速发展,肝切除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肝脏外科专家主张对大肝癌和部分巨大肝癌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因为外科手术切除是能为巨大肝癌患者提供长期生存的有效治疗手段。

近日,肝胆外科收治了两例巨块型肝细胞癌患者,因肿瘤直径大、手术风险及复发风险高,学科带头人刘青光教授带领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会诊后,为患者提供了科学、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通过术前综合评估、手术方案制定、术中情况及处理预案模拟,郑鑫教授团队顺利完成了巨大肝癌切除手术,解除了患者因肿瘤负荷造成的各种并发症,真正的达到以患者为中心,使患者得到最大获益。

病例1

患者周某,男性,42岁,5月前因腹部不适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肝细胞癌。于2024年12月、2025年1月在当地医院行精细化TACE术,术后口服仑伐替尼靶向治疗。2025年2月8日于我中心行精细化TACE术、2025年3月27日于我中心行精细化 TACE+HAIC 术。近1月以来,神志清、精神可、食纳夜休尚可、二便正常,体重减轻3公斤。

术前增强CT提示:肝左叶见巨大混杂密度肿块影,内见多发致密影沉积,大小约194mm*144mm*90mm,肿块内部分区域可见强化。

术前诊断:肝细胞癌CNLC Ⅱb期。

手术经过:2025年5月9日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复杂肝切除术”,手术历时两个小时,术中出血50ml。切除标本体积:23cm*15cm*9cm,术后病理提示:肝巨块型中-低分化肝细胞癌。

术后恢复:经护理团队精心护理,患者于术后第2天就可以进食和自主行走,第6天拔除引流管,术后1周出院。

患者心声:“没有想到切除了这么大的瘤子,手术后还能恢复的这么快,我感觉现在很轻松,终于可以正常的生活了!”。

病例2

患者王某,女性,49岁,4月前因突发上腹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肝占位。后于天津某医院行4次TACE+HAIC术,同时进行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治疗。一周前复查提示肿瘤进展于我科就诊。近2月来,神志清、精神差、食纳差、夜休一般、大小便正常,体重减少约5kg。

术前增强CT提示:肝左叶巨大占位,肝内多发低密度灶,考虑肝癌伴肝内转移。

术前诊断:肝细胞癌CNLC Ⅱb期。

手术经过:2025年5月14日在全麻下行“腹腔广泛粘连松解+复杂肝切除术”。切除标本体积:30cm*19cm*7cm ,术后病理提示:肝巨块型低分化癌伴大片坏死,侵及局部被膜并卫星结节形成。

术后恢复:患者于麻醉ICU进行术后恢复,术后第1天返回病房,第2天开始进食及下床活动,目前恢复情况良好,拟于近日出院。

患者心声:“感谢刘青光教授、郑鑫教授带领的专家团队!是你们把我体内的‘炸弹’成功‘拆除’,让我重获新生!”。

肝脏外科郑鑫副主任介绍道:“转化治疗是一种针对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目的是将原本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转变为可以切除的状态。针对原发性肝癌的转化治疗,目前较为常用的手段是行介入治疗,同时配合靶向及免疫治疗,最终的转化手术率可达20%-30%。也就是说,原本无法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过转化治疗后,有20%-30%可以达到手术切除的条件,其余患者即使无法手术,通过治疗也能达到降期、缩小肿瘤、肿瘤坏死、改善肝脏状态等目的,提高生存率。”

肝脏外科团队长期致力于专科疑难危重患者的救治,常规开展荧光下腹腔镜肝切除术、腹腔镜下解剖性肝脏切除术、复杂肝切除术、联合肝脏分割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对于肝脏肿瘤的外科治疗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