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2日上午,由我院主办的“2025西北头痛防控体系质控启动会”在我院国际陆港院区门诊四楼报告厅圆满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推进西北地区头痛防控体系的标准化建设,强化诊疗质控管理,提升头痛疾病防治水平。解放军总医院于生元教授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罗国刚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来自陕西、青海、新疆、宁夏、甘肃等地的多名神经内科专家及数百医疗工作者参会。


大会开幕:凝聚共识,共启新篇
会议开幕式由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韩军良教授主持,首先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韩建峰副院长致辞,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际陆港医院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肯定了神经内科头痛团队带领西北地区头痛诊疗发展做出的工作成果,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大会主席于生元教授通过线上连线致辞,强调头痛作为高发慢性疾病对民众健康的影响,并指出西北地区建立规范化防控体系和质控标准的重要性,赞扬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团队在制定头痛中心质控标准中所做的关键工作,呼吁多区域协作推动诊疗均质化发展。

主题论坛:聚焦体系建设与标准落地
在“头痛中心建设论坛”环节,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罗国刚教授系统介绍了西北地区头痛防控工作的现状与规划,提出未来基于西北头痛防控联盟要进行的核心工作。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肖哲曼教授深入解读了头痛防控基地及质控标准,西安高新医院贾颐教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蔡宏斌教授就头痛中心建设中的资源整合、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讨论,明确各级医疗机构在体系中的关键作用。




指南解读:规范诊疗路径
“头痛指南标准论坛”中,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冀雅彬教授对《2024版中国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诊治指南》进行了详尽分析,强调合理用药与患者教育的重要性。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谭戈教授则详细解析了《2024版偏头痛急性期诊疗指南》的要点。陕西省人民医院郭晓敏教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蔡海燕教授就相应问题展开讨论,提出需加强头痛中心建设,规范头痛诊疗。




前沿探索:治疗进展与创新突破
“头痛治疗进展论坛”聚焦学术研究与技术创新。陕西省人民医院雷琦教授分享了偏头痛与卒中关联的最新研究进展。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蔡海燕教授回顾偏头痛药物发展历程,剖析治疗策略从对症到靶向的演变趋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玉蓉教授则展示了创新靶向治疗方案在急性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为精准医疗提供新思路。



大会总结:迈向规范化新征程
会议尾声,罗国刚教授作总结发言,充分肯定本次会议对西北头痛防控工作的推动作用,提出未来将联合各省建立质控网络,定期开展多中心数据评估,并计划通过线上培训、基层帮扶等形式推广标准化诊疗流程。会议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圆满落幕。

下午议程:实地观摩与质控实践
中午简短休息后,下午1:30,全体参会专家在罗国刚教授和曹娜护士长的带领下,实地参观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际陆港院区神经内科头痛门诊及病房。罗国刚教授详细介绍了头痛团队建设成果、门诊运行情况及已开展的颈动脉鞘阻滞术、肉毒素注射、高流量吸氧疗法、经颅磁刺激及眶上神经刺激等针对原发性头痛患者的特色诊疗技术。参观过程中,专家们就设备应用场景、多学科协作模式等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充分肯定我院头痛中心的硬件配置与技术创新能力。




随后,全体人员移步神经内科4病区会议室进行病例质控环节。西安交大一附院卫萌主治医师汇报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头痛亚专业发展,并将门诊及病房近一年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冀亚彬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第九四〇医院万东君教授依据罗国刚教授团队牵头制定的“头痛中心质控标准”,对随机抽取的病例进行现场评分,并对诊疗流程规范性、数据记录完整性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质控结束后,两位专家与罗国刚教授团队深入探讨质控标准细节,进一步优化评估条目,使之更贴近临床实际。


此次质检是西北地区首次针对头痛中心的标准化质量评估,标志着区域头痛防控工作迈入“规范化建设+动态化监管”的新阶段。通过学术交流与实地检验相结合的模式,会议不仅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对头痛诊疗体系的认识,更建立了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核心的质控示范网络,为后续各省头痛中心建设提供了学习模板。
罗国刚教授在总结中表示,未来将依托质控体系定期开展多中心协同评估,并通过远程培训、技术帮扶等形式,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最终实现“降低头痛致残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核心目标。本次会议及质控的圆满完成为西北地区头痛防治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西安交大一附院陆港院区头痛中心将进一步发挥优势学科力量,开展相关新医疗新技术,有力推动我院神经内科的发展,助力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