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健康报》刘冰:新型抗菌药物创新研发亟待政策支持

发布时间:2024-03-25   文章来源:生物样本信息资源中心    作者:甘宝玉   责任编辑:王美英   (点击:)


《健康报》-医药观察2024年3月22日讯,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朱同玉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的提案中表示,面对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问题,在推动合理用药的同时,我国也要加快新型抗菌药物研发进程。记者就目前我国针对细菌耐药问题的政策举措及其效果效果、我国及全球新型抗菌药物研发现状等问题采访了抗菌药物使用和研发专家。我院刘冰教授接受采访并就抗菌药物研发方向及政策支持发表了看法。《中国卫生杂志》也援引了此报道。

在新型抗菌药物研发方面,刘冰教授及其团队另辟蹊径,通过噬菌体入侵细菌的机制研究发现一系列全新的抑菌机制和抗菌靶点,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加快抗菌药物研发,有望成为解决耐药问题的全新策略。据刘冰教授介绍,以往研发抗菌药物的靶点有 3 个:细胞膜、核酸和蛋白。而刘冰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对象为噬菌体。噬菌体是一种侵袭细菌的病毒,其作用细菌的靶点并不是上述的 3 个靶点,而是类组蛋白。由于类组蛋白几乎在所有细菌中都存在,所以噬菌体对大部分细菌都有抑制作用。

图 噬菌体杀菌机制

“由于单一噬菌体对单一细菌的部分亚型有效,因此建立大的噬菌体库是目前我开展进一步研究的难点之一。”刘冰说“,在国外,噬菌体已被批准用于保健食品、食品消杀、药品等用途。然而,由于监管的问题,我国开展噬菌体疗法有诸多限制。因此,我们呼吁我国监管机构出台相关政策,让我国在噬菌体研究领域走在世界最前沿。”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院生物样本信息资源中心在刘冰教授和王亚文教授、检验科曾晓艳副主任的带领下,已经建立起了一定规模的噬菌体库,拥有针对临床常见耐药菌如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感染的噬菌体数百株,是全国首家基于生物样本库的噬菌体库。团队前期也与我院外科ICU、肾移植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等相关科室合作,成功实施了3例泛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噬菌体临床治疗案例,我院临床研究中心2023年对泛耐药细菌感染的噬菌体治疗临床研究及专属噬菌体库建设给予了重点支持,未来将针对临床泛耐药细菌感染的患者开展更深入和广泛的噬菌体治疗工作。

在刘冰教授的带领下,医院的大力支持下,我院的噬菌体抗感染机制研究及临床研究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团队今后也将继续深入研究,为缓解我国细菌耐药问题贡献西安交大一附院人的力量。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