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室动态 > 正文

科室动态

关爱生命,“救”在身边

发布时间:2025-07-04   文章来源:急诊中心    作者:刘会敏   责任编辑:张潇丹   (点击:)

为进一步普及急救知识,提升公众自救互救能力交大一附院急诊科健康宣讲团队的老师们于7月13日上午在医院南广场进行了 关于心肺复苏(CPR)及海姆立克急救法 的健康宣讲活动。活动吸引了众多患者及家属及医院工作人员现场学习氛围浓厚。首先是专业讲解,直击核心要领。在“心肺复苏环节”宣讲员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真实案例,强调了心脏骤停后“黄金6分钟”的重要性。他详细拆解了操作流程:“一呼二叫三按压”:快速评估环境安全、判断患者反应与呼吸,立即呼救并拨打急救电话。“按”出生命通道:精准定位胸骨中下段,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5-6厘米深度进行有力、快速的胸外按压,演示了标准按压姿势与节奏控制。“救”在呼吸之间:在确保气道通畅后,演示了规范的人工呼吸方法,并重点讲解了单纯胸外按压在公众急救中的适用性及操作要点。

其次,针对常见的异物窒息(气道梗阻)的风险,宣讲员则聚焦“海姆立克急救法”,识别危急信号:清晰指出患者不能说话、不能呼吸、不能咳嗽+V型手法的典型表现。 “生命的拥抱”:分步骤演示了适用于成人的站立位(拳眼定位脐上两指,向内向上快速冲击)胸部冲击法。自救与他救:特别讲解了独自一人时如何利用椅背等进行自救,并强调了意识丧失患者应立即开始CPR。误区扫盲,强化记忆关键。宣讲特别设置了“急救避坑指南”环节,澄清了公众常见的操作误区,如按压怕“按断肋骨”而力度不足、人工呼吸忽视开放气道、海姆立克法拍背无效仍不转换腹部冲击等,强调“正确操作远胜于因恐惧而袖手旁观”。

现场实操,技能“握”在手中。理论讲解后,活动进入高潮——模拟人实操训练。在急诊科医护人员的“一对一”、“手把手”指导下,参与者们踊跃上场练习胸外按压的深度、频率和回弹,体验海姆立克法的发力点与冲击力度。医护人员及时纠正动作,确保每位体验者初步掌握操作手感。“原来正确的按压这么费劲,但想到能救命,再累也值!”一位刚练习完的家属感慨道。

本次宣讲将专业急救知识转化为公众可理解、易操作的技能,有效提升了参与者的急救意识和初步能力。急诊科表示,此类关乎生命安全的公益宣讲活动将持续开展,致力于让“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深入人心,共同筑牢守护生命的社区防线。“有人晕倒啦”突然听到有人大喊,这时候你知道怎么办吗?

通过本次活动,真正让现场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系统学习了医疗应急知识,增强了安全防护意识,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技能,对于应对突发状况、降低发生意外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