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天府急危重症学术会议于5月9日-5月11日在四川成都召开。本次会议以“拥抱人工智能,赋能急诊急救大平台”为主题。汇聚了国内外急危重症医学专家,就加快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中毒、创伤、脓毒症,急危重症营养、急诊护理、紧急医学救援、急诊科研、急诊信息化建设和人文医学、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与急危重症医学、急诊医学教育培训等问题开展讲座和交流。会议以主旨报告、专题讲座、模拟技能培训、病案讨论等多层次学术交流形式,搭建一个成果分享、思想交流、凝聚共识的平台。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在这场中国急危重症领域的学术盛宴中,以"三箭齐发"之势尽显学科风采,在学术交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学术标杆:杜俊凯主任领衔多维学术输出】
作为交大一附院急诊中心学科带头人,杜俊凯主任此次蓉城之行可谓"三栖绽放"。在《急诊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医药共管指南》定稿会上,杜主任针对关键问题提出建设性意建,获得与会专家高度认同。本次定稿会重点围绕急诊成人CAP患者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展开讨论,结合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对指南内容进行细致修订,旨在提升临床诊疗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在"宁危不惧"临床实践病例展演环节,杜主任对朱成医师展示的《信念的力量—Lazaruz综合征》病例进行点评,他以该案例为镜鉴,提出"生命终末期决策三原则":生命尊严的伦理考量、医疗边界的科学界定、家属沟通的艺术表达。这番"急诊室里的哲学思考"引发在场临床医师的深度共鸣。


在《创伤性大出血的急诊管理策略》专题演讲中,杜主任阐述了创伤中心对于创伤大出血的急诊管理实践,具体可实践的管理措施引发热烈讨论,多位临床医师就创伤大出血相关问题进行深度探讨。

【护理革新:李敏玲总护士长描绘精准护理新图景】
门急诊辖区总护士长李敏玲在《从"做了"到"做好":基于质量检测的急诊心肺复苏精准复苏护理实践》的报告中,阐述了我国心肺复苏质量监测不容乐观的现状,提出了医护协同下的心肺复苏高质量监测的全流程实施策略,构建起"数据驱动型精准复苏"新模式。



在"天府杯创伤救治技能大赛"的竞技场上,由急诊中心王雪虹副护士长率领的"黄金护盾队队"展示了急诊中心团队创伤救治能力。王强医师,张晓倩主管护理师,韩丹主管护理师,张小峰护士四人团队密切配合,迎战18支来自全国各地的创伤救治团队,最终在"多发伤综合救治"案例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急诊团队的时代答卷】
蓉城之征,是西安交大一附院急诊中心学科建设的缩影。从杜俊凯主任的学术引领,到李敏玲护士长的技术创新,再到新生代医护的技能突破,勾勒出"研教医"协同发展的立体图景。这支充满凝聚力的急诊团队,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胸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使命担当,在急诊救急医学发展的长卷上,书写着属于西交急诊人的华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