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ICU成立一周年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特邀陕西省重症医学、检验医学、临床药学等领域的权威专家与科研精英,围绕细菌耐药监测、耐药革兰阴性菌治疗策略、噬菌体应用等热点展开深度交流,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宴。
聚焦耐药菌挑战:从监测到精准治疗
随着全球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峻,会议开场即聚焦陕西省细菌耐药监测数据的解读与分析。专家指出,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CRO)的流行趋势对临床治疗构成重大挑战。针对这一难题,多位重症医学专家分享了耐药革兰阴性菌的一线治疗策略,深入探讨了新型抗生素(如头孢他啶-阿维巴坦、多黏菌素等)的合理应用与联合用药方案,并结合临床案例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在耐碳青霉烯抗生素治疗专题环节,药学专家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最新指南推荐,提出“以药敏为基础,分层管理”的精准用药理念,为复杂感染患者的救治提供了实践指导。
前沿探索:噬菌体治疗曙光初现
作为本次会议的亮点之一,噬菌体在感染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引发广泛关注。相关团队展示了噬菌体针对多重耐药菌的靶向杀菌机制、国内首个临床转化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以及其在慢性感染和生物膜清除中的潜在价值。专家表示,这一领域有望为“后抗生素时代”提供突破性解决方案。
多学科协作:共筑感染防控防线
会议特别设置跨学科讨论环节,检验医学专家强调了快速病原诊断技术对感染精准治疗的关键作用,而临床药师则从药物浓度监测、不良反应管理角度分享了优化治疗的经验。与会者一致认为,重症感染救治需要感染科、ICU、检验、药学等多团队紧密协作,构建“诊断-治疗-监测”全链条管理闭环。
周年新起点:学科发展再启航
西安交大一附院感染科主任何英利表示,科室成立一年来已成功救治数百例重症感染患者,未来将继续依托医院综合平台,深化耐药菌防控研究,推动噬菌体等新技术临床转化,为西北地区感染性疾病诊疗水平的提升贡献力量。
此次研讨会内容丰富、涵盖面广,为陕西省感染科领域的专业人员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思想的碰撞和经验的分享,进一步提升了参会人员对感染性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 ICU 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陕西省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感染性疾病的救治能力将不断提升,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