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学工之声】我院联合交大生命学院开展“医学+X”思维碰撞营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02   文章来源:学生工作办公室    作者:周明静 王洋   责任编辑:陈佳琦   (点击:)

为积极探索“医学+X”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提供具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支撑,3月27日,由我院学工办发起、联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共同举办的首期"医学+X"思维碰撞营活动在创新港泓生楼举办。生命学院党委副书记苏翔、副教授王红、辅导员田宇欣,我院学工办主任王蜜蜜、副主任李诚杰,以及两院40余名研究生代表参与活动。活动由生命学院影像所学生党支部书记张宝宸主持。

生命学院党委副书记苏翔在致辞中对我院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生命学院基本情况以及在医工交叉领域的布局规划。他强调,本次活动旨在打破学科壁垒,打造激发创新潜能的交流平台,期待两院学子通过思维碰撞,共同推动原创性科研成果向临床实际应用转化。

我院学工办主任王蜜蜜随后介绍了医院学生工作开展情况,并重点阐释了打造"医学+X"思维碰撞营的初衷,指出既是基于医学发展和医院发展的需求,也是从促进学生成长的角度出发。当前医学教育正从传统模式向以“医文、医工、医理、医X”交叉学科支撑的新模式转变,呼唤更多能用交叉学科知识解决未来医学前沿问题的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同时"人才培养中心"作为医院建设“国家医学中心”的重要支撑平台,其主要目标就是探索“医学+X"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而学生打破学科壁垒、拓展视野、寻求跨界合作解决科研和临床难题的诉求也日益强烈。这都为学工发挥“第二课堂”之力打造思维碰撞、促进交叉合作的活动提供了沃土。

在专题报告环节,生命学院王红副教授作《人工智能在医学成像及诊断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主题分享,王红老师围绕人工智能赋能医学成像及医学诊断分析,系统论证 AI 技术对提升影像诊断精度和效率的革命性影响,通过可视化案例,解析深度学习技术在相关医学领域的突破性进展,展现了医工交叉对临床诊疗的革新潜力。

随后的发言交流环节,生命学院博士研究生褚寒冰以"医工交叉:超声+X"为题,分享了其在科研实践中融合多学科技术的创新成果;我院硕士研究生赵长缨则从临床视角出发,介绍了临床工作的实际需求,提出亟待工科协同解决的痛点问题,引发热烈讨论。

自由研讨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现场观点交锋不断,既有工科生对医学需求的深度挖掘,也有医学生从临床场景出发的技术构想。双方在思维碰撞中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多名与会师生围绕“医工交叉”主题展开深度对话、多维交流,场面热烈、意犹未尽。

交流会议开始前,我院师生还参观了生命学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院,近距离观摩柔性电子传感、智能影像诊断系统等交叉领域前沿成果,进一步激发了跨学科创新灵感。

本次思维碰撞营是我院学工办推动"医学+X"创新育人的重要实践。未来,学工办将持续深化活动内涵,常态化开展跨界交流,联合校内其他学院及校外科研机构,打造更开放的协同创新生态。通过"第二课堂"的积极赋能,助力研究生拓宽学术视野、对接优质资源,培养以交叉学科知识破解医学前沿难题的复合型人才,为医院建设"国家医学中心"、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注入强劲动能!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