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政策要求,进一步提升陕西省呼吸疾病诊疗同质化水平,推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落地基层,陕西省呼吸疾病诊疗质量控制中心在汉中召开2025年度医疗质量提升培训活动(汉中站)。会议由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陕西省呼吸疾病诊疗质控中心主办,汉中市第二人民医院承办。呼吸疾病诊疗质控中心主任杨岚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志红教授、李洋教授、西安市胸科医院李建英院长、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李王平教授、长安区医院王小健教授前往汉中,为当地呼吸专业同道传经送宝,来自汉中市及周边区县的质控中心负责人、基层医疗机构代表及呼吸领域专家共160余人参会。
首先,汉中市第二人民医院院长亢西教授开场致辞,他强调呼吸系统疾病是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尤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哮喘等疾病的高发病率与低知晓率并存,亟需通过质量控制推动诊疗标准化。此次会议的举办就是为了加强质控工作的宣传规范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质量,达到同质化的目的,对于当地呼专科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和作用;汉中市质控中心主任白燕教授汇报了近年来汉中市呼吸系统疾病质控工作的成效,并为汉中市呼专科的发展树立了切实可行的目标。而且今年汉中市加入《国家呼吸门诊标准化电子病历-100个示范城市项目》,对于汉中市的呼吸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提高汉中市服医疗服务质量,为全国范围内的标准化电子病历的普及和应用奠定基础和提供经验。
随后,杨岚教授做了《PCCM科“规建”与呼吸医疗质量管理》的授课,她强调PCCM(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规范化建设是我国呼吸学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通过标准化诊疗流程、强化质控体系、提升专科能力,实现呼吸疾病全周期管理。石志红教授做了《2025国家呼吸质控重点工作》的报告,她强调2025年国家呼吸质控工作以“体系化、精准化、智能化”为核心,通过完善质控网络、强化专病管理、优化技术手段,推动呼吸疾病防治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型。未来需进一步突破基层能力薄弱、区域发展不均等瓶颈,为实现“2030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下降至8.1/10万”的目标奠定基础。李洋教授做了《慢阻肺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解读》的报告,报告中详细解读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规范》通过标准化服务流程、分级诊疗协作和资源下沉,为慢阻肺病长期管理提供了政策框架。其成功实施需政府、医疗机构、患者及社会的多方协同,最终实现“降低发病率、提高生存率”的全民健康目标。李建英教授、李王平教授、王小健教授分别就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及门诊标准化电子病历的书写等方面做了深刻的解读及分析。
最后,汉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李本珍教授做大会总结:通过本次培训会议,参会人员不仅在知识层面有了极大的收获,更在思想观念上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他们深刻认识到了质控工作在呼吸疾病诊疗中的重要性,并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同时,他们也纷纷表示感谢主办方提供了这样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让他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诊疗水平和质控能力。许多参会人员还表示,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培训机会,让他们能够持续充实自己、提升自我。
对于未来的呼吸疾病质控工作,我们满怀期待与信心。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呼吸疾病领域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患者的积极参与下,陕西省呼吸疾病质控工作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将持续关注和参与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积极推动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以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加强与其他地区、其他学科的合作交流,共同探索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为全面提升陕西省乃至全国呼吸疾病防治水平贡献力量。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