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公众版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项目交流】《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中度脑梗死的远隔缺血适应治疗》临床研究项目汉中区域分中心启动和培训会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4-11-11   文章来源:神经内科    作者:曹岁霞   责任编辑:裴薇   (点击:)

2024年11月7日,由中国工程院吉训明院士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韩建峰教授联合发起的国家百万减残工程项目,《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中度脑梗死的远隔缺血适应治疗》汉中市区域分中心启动和培训会议在汉中市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陕西卒中专科联盟、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办,汉中三二〇一医院承办。本项目在汉中市招募、遴选了汉中三二〇一医院、汉中市人民医院、汉中市中心医院、勉县医院、宁强县天津医院、西乡县人民医院、洋县人民医院、略阳县人民医院、镇巴县人民医院等9家分中心。牵头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9家分中心的项目负责人、联络人、研究者和健康管理师等40多名脑血管病专业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高毅军教授主持,陕西卒中专科联盟主席屈秋民教授致辞,李花教授代表汉中市卒中专科联盟致辞。

启动会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嘉教授从该项目的研究背景、研究网络、研究成果共享方面进行了介绍。该技术是一种安全无创的物理治疗手段,通过反复、短暂地对患者肢体实施局部缺血刺激,激发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使心脑等重要器官对缺血损伤产生适应和耐受,从而预防或减轻靶器官的缺血性损伤。项目执行团队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商苏杭博士对该项目研究方案、研究规划、项目入组流程进行了详细讲解;汉中三二〇一医院张科儒教授对潜在研究对象的识别进行了培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康悦教授对TOAST分型和关键量表进行了培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屈彦护士长对医护协作的临床研究模式进行了分享;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耿雨菲教授对CRF表填写要点进行了培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曹岁霞数据分析师介绍了分中心项目管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衎教授对EDC系统使用进行了培训;子长市人民医院张莉婷教授进行了入组经验分享。

授课结束后,在李花教授的主持下,大家就远隔缺血治疗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急性中度脑梗死神经预后功能的机制及目前研究热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会议尾声,李花教授和于嘉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强调该研究的启动具有重大意义,可为临床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卒中提供高级别的医学证据,探索更多的救治措施。同时,进一步培养陕西省脑卒中临床研究的人才,优化队伍建设。

地址:陕西·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     邮编:710061

Copyright(c)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陕ICP备12009712号-3号   技术支持:网络信息部